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汉语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中国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认知语法和隐喻研究两方面,词汇研究则相对较少。然而,词汇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教学,尤其是国际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现代汉语肢体动作类的词语具有形象性强,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特点,属于人类最先、最易认知的一部分词汇。因此,本文以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为依据,以苏新春《现代汉语语义分类库》中的肢体动作词为语料,在论证提取标准的基础上,提取现代汉语肢体动作类基本层次范畴词汇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中肢体动作类词语是指现代汉语中,表示由且仅由人或动物的肢体参与完成的具体动作或动作状态的动词,不包括古代汉语、方言中的肢体动词以及只作构词语素、单独成词时不表肢体动作义的词或语素,不包括动作既可以由肢体完成也可以由身体其他部位或其他事物完成的词,不包括表示由肢体间接参与所产生的状态的词。肢体包括人或动物的手(爪)、臂、脚(蹄)和腿。笔者根据肢体动作类词语的定义、人类认知的方式,通过分析这类词的特点,确定了提取肢体动作类基层词的基本标准——“完形”标准以及其他辅助标准。同时,还确定了提取过程:排除非词→排除古语词、方言词和口语词→排除非肢体动作词→排除异体字、异形词→划分小语义范畴→排除下义词→排除等义词→对单音节和多音节等义词做出选择→通过义素分析判断完形度→提取准基层词→问卷验证→结果。最终提取出现代汉语肢体动作类基层词77个。
在提取基础上,笔者针对肢体动作类基层词的特点和隐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肢体动作类基层词在语音方面,以单音节词为主,声、韵、调呈现出集中分布的特点;词义方面,在发出动作的肢体、参与动作的工具和动作的性质上存在着差异;构词能力方面,整体构词能力较强,同时内部存在差异。肢体动作类基层词的隐喻研究,笔者主要关注了隐喻类型、隐喻模式以及意象图式三方面。
本研究中提取的现代汉语肢体动作类基层词,是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为图画词(字)典的编纂和国际汉语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