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似三棱柱的三维地学空间构模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zw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和地质信息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将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地质勘探和数据处理中,为地质工作者在3D空间中观察、分析地质现象以及空间分布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以帮助地质学家更全面地了解地层构造,为判断、决策提供支持。近年来,地学领域关于三维空间信息的研究形成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 GIS)和三维地学模拟系统(3D GMS)两大并行发展的支流。3D GIS以地球表面及以上为研究对象,而3D GMS以地球表面及以下为研究对象。真3D地学模拟、地理与地质空间的统一建模、三维拓扑描述、三维空间分析、三维动态地学过程模拟等问题,为地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技术前沿。其中3D空间建模方法研究是目前3D GIS领域以及3DGSM领域攻关研究的热点问题。 三维现象随着研究领域的不同,其描述空间实体的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不可能设计一种数据模型来适合所有的应用领域,应根据研究领域空间实体分布特征,设计出专用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在这里三维重构的数据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散乱点钻孔数据,二是断层切片数据。对于钻孔数据来说,常用的构模方法是体构模法,如三棱柱、四面体、六面体等。实际上钻孔在开采时由于诸多原因,它在垂直方向上会产生一定的偏移,因而导致所连接形成的三棱柱的侧面不是平面,也由于地质体的不规则性,使得连接形成的三棱柱的上下两TIN面也不平行。因此,把这种三棱柱称为似三棱柱Similar Tri-prism(STP),把似三棱柱作为基本体元的构模方法称为似三棱柱构模法。 因此,本文根据地质体的层状特征和钻孔数据的特殊性,采用似三棱柱体元作为基本单元以“生长法”的思想来构建真三维地质体模型。主要内容包括数据预处理,如归一化,建立主要的数据结构等:基于散乱点的快速Delaunay三角剖分,简单多边形的三角剖分,最小权遗传算法三角剖分等;基于似三棱柱体元的生长法三维地质体建模;三角面片序列的剖切和恢复剖切截面的多边形面片拼接等。本文对三维地学空间构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以VC++6.0作为软件开发平台,结合强大的OpenGL动态图形连接库,开发了一个简单的三维地学模拟系统。 似三棱柱体元的上下表面都是三角形,所以要对散乱钻孔数据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本文参与三角剖分的数据规模小,故采用了典型的生长算法对散乱点进行三角化。而生长法三角化的关键是寻找第三点和确定待扩展边,基于此,本文在寻找第三点上对原生长法进行了改进,并用边链表保存待扩展边,减少了计算量和节省了存储空间。显然,快速的三角剖分对三维建模是很重要的。故本文还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权三角剖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恢复剖切截面,本文提出了多边形面片拼接方法。该方法用剖面对三维地质体模型施以剖切,在剖切面上生成边序列及顶点序列;由此边序列和顶点序列生成封闭的边界轮廓
其他文献
在工程实践中,嵌入式系统往往有很强的实时性要求,需要嵌入式操作系统提供更好的实时支持,因此,嵌入式操作系统一般都是实时操作系统。随着嵌入式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