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与地球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而随工业文明以来,人类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却无节制地耗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重重。为了实现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产业生态化为主的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且产业生态化的研究及应用实践在一些发达国家初具成效。湖南省近年来着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本文基于对于产业生态化的研究,通过对区域内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评价,认识到湖南省产业生态化发展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此针对性提出改进发展对策,以促进湖南省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提高,实现区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产业生态化理论及生态学、循环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性地整理,明确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对于区域产业生态化相关评价方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适合于当下中国省际区域的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化水平的评价模型。同时针对湖南省目前产业经济和资源环境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性描述,综合评价发展实际现状水平。在实证方面选取湖南省2002年2011年数据及周边相邻5个省份2009年2011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公共因子和相应的分值。在评价分析方面运用总值得分关系和单个因子在目标区域发展变化情况比较分析,得出了湖南省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发展水平,并明晰了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差距。在此基础上探析发展中重点方向和领域,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从企业、政府、个体、社会等主体角度提出湖南省产业生态化发展相关对策。通过对湖南省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分析,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湖南省产业生态化水平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与周边省份比较中处于中等水平。在主因子分值表现中,湖南省呈现出在宏观方面产业生态化水平较为稳定,而在中微观层面整体形势较好。根据评价分析的特点和湖南省现状,结合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层面和实施主体情况,从宏中微三个层面入手,得出产业生态化发展中就重点考虑发展对策:宏观层面上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中观层面上优化产业结构和鼓励产业生态园建设,微观层面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完善管理体制、社会公众方面宣扬参与的引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