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lin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极性主体材料同时具备空穴传输和电子传输的特性,使得器件内载流子传输平衡得以改善。而载流子平衡对器件效率提高至关重,同时双极性主体材料可以简化器件结构,因而在近几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在客体材料中,具有树枝状结构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可以有效防止激子猝灭,提高器件效率,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与中性的材料相比,带有离子的光电材料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溶解在极性较大的溶剂中以旋涂方式加工器件,而器件中大部分功能材料并不易溶于这类溶剂,这样可以保护相邻功能层不被破坏;同时,离子型的材料通常合成比较容易,易于制备。因此,合成双极性、易旋涂加工、性能优良的主体与客体材料是当前光电材料的主要研究目标,针对于此,本论文以三嗪为核心,作为电子传输单元,以咔唑作为空穴传输单元,通过季胺化或者合成N^N型配体的方式,制备离子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由于均三嗪和咔唑单元的存在,所合成材料具有双极性载流子传输的性质。具体来说,设计并合成了以三嗪为核心,咔唑为臂的离子型双极性主体材料2CZTRZTN+、2CZTRZHN+、2tCZTRZTN+和2tCZTRZHN+及一系列双极性离子型聚合物。其中包括双极性的中性均聚物,和其他引入不同含量离子型单体的共聚物。设计并合成了具有主客体结构的离子型铱配合物2FppyIr2tCTZ和2FbpyIr2tCTZ,这两种配合物的辅助配体带有双极性的主体单元,因为成为树枝状结构的主客体离子型铱配合物。所有目标分子都通过了1H NMR、13C NMR及MALDI-TOP-MS鉴定,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低温磷光光谱、循环伏安法及热重分析法研究了目标分子的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和热稳定性。通过目标主体材料磷光光谱,计算得到的三线态能级均高于2.90eV,适用于包括蓝光在内的全色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合成的目标离子型铱配合物2FppyIr2tCTZ和2FbpyIr2tCTZ的发射峰分别为500nm和496nm(469nm,肩峰),为蓝绿色发光,可用作蓝绿光有机发光器件。
其他文献
纳米结构中的等离激元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意义,是近来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本文把纳米结构中的一维原子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紧束缚模型研
铁磁材料由于具有高强度、耐腐蚀、可塑性强、价格便宜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机械、电子通信等国民经济的各个基本领域。   由铁磁材料制作而成的构件,受环境,温度,外力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和高温淬火法制备了PrFe12-xSix(x=0.70,0.90,1.10,1.30)和PrFe12-xNbx(x=0.65,0.70,0.75,0.80)两个系列的化合物样品。用研磨粘结的方法制备出相应各化合物的的取
标准模型能够描述构成物质的粒子以及四大基本作用中除了万有引力以外相互作用。此模型根据粒子的自旋将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并且在夸克和轻子的层面上,粒子分为了三代六
周期驱动系统在实现量子隧穿控制以及实施量子态的调控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单个量子粒子的动力学是研究诸多量子现象的切入点,在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单个量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冷原子气体在理论和实验方面有众多突破,从而冷原子气体的自旋轨道耦合也成了当今的热门课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研究了加入自旋轨道耦合以后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