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国内学者就该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研究,使得非效率投资的相关研究成为了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投资过度以及民营企业投资不足。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关于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围绕公司治理、融资约束、管理层等角度展开,要素价格扭曲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只是以逻辑推理或经济学理论研究为基础,且仅针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缺乏定量研究。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环境,投资不足的现象仍存在,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二者之间的关系又会是什么样呢?这是目前的研究成果无法解释的问题。实践当中,我国要素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要素配置的变动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从而导致企业投资非效率。并且,这种影响可能存在所有制与行业属性上的区别。因此,本文力图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经济背景定量分析要素价格扭曲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我国非效率投资和要素价格扭曲的现状、成因和经济影响,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了要素市场扭曲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1999—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选择GB/T13-37、39—42共29个二分位制造业行业的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部分,首先采用Richardson模型,从微观层面测度我国工业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测算结果表明,非效率投资在我国工业企业中普遍存在,投资不足现象较投资过度现象表现更为明显;过度投资现象在国有企业、重工业中更严重,民营企业,轻工业企业则普遍表现为投资不足。其次,采用C-D生产函数测度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结果显示,资本价格存在负向扭曲,劳动价格存在正向扭曲,且资本市场比劳动市场存在更严重的价格扭曲;资本价格扭曲逐年有变大的趋势,劳动力价格扭曲值则在1附近波动。最后,本文重点通过建立多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工业企业中,不论是过度投资企业还是投资不足企业,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越高会加重过度投资,减轻投资不足;(2)这种效应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具有差异。外资、民营企业表现最显著,国有企业受影响最小;(3)不同行业属性的企业在资本价格扭曲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表现上存在差异,相比轻工业,重工业企业更明显,而劳动价格扭曲方面则无显著差异。我国在加快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抑制非效率投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成效尚不显著。本文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得到了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