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盟是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相对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其它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一个鲜明特点是其成员国构成中不仅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有转轨国家和非转轨国家。欧盟内转轨国家(入盟转轨国家)除斯洛文尼亚以外都源于前苏联东欧国家。因此,与独联体国家有着相近战略设计的由指令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进程;而与独联体国家不同的是,入盟转轨国家在转轨的同时还把加入欧盟、获得欧盟成员国身份作为转轨进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因此,转轨的同时还受到来自欧盟的入盟要求的约束,其中,保证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就是其一,欧盟对此还给出了明确的使其实现自由流动的路径设计和路径约束。于是,入盟转轨国家相对于其它的未加入欧盟的原苏联东欧国家而言,由于同时兼具市场经济转轨和加入欧盟的双进程,其流入的外国直接投资是否会有其自身的特点;而这一特点的成因是否与转轨和入盟这一双进程的背景有关;如果有关联,这一特点是否会影响入盟转轨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影响方向如何?受冲击影响后这一特点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效果如何?以及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时这一特点对经济冲击抵御能力的影响如何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发现这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本论文在对FDI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理论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第一,对入盟转轨国家FDI及其经济增长情况进行概述。发现,入盟转轨国家的FDI相对于独联体和欧盟非转轨国家,不仅表现出高度渗透的特点,而且入盟以后相对于入盟前,FDI渗透程度更高于世界、独联体以及欧盟内非转轨国家的平均水平。第二,分析了入盟转轨国家在政策层面及其它方面的FDI高度渗透的原因,旨在探求其FDI的高度渗透是否与转轨和入盟的双进程有关。通过对FDI相关政策变化的梳理以及政策变化的原因分析发现,私有化进程中,以国内资本为主的无公司治理效率改善的私有化实践迫于政府财政匮乏难以为继和入盟协定中要求允许资本完全自由流动两个硬约束条件,是入盟转轨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政策深度开放的决定性因素。第三,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FDI的渗透程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入盟后随着FDI渗透程度的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逐渐弱化;(2)入盟转轨国家FDI渗透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入盟后,同欧盟非转轨国家有趋同性;(3)入盟转轨国家FDI渗透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入盟前后同独联体国家都有显著差异,并且均小于独联体国家的影响程度。第四,利用VAR模型进行受冲击后FDI渗透程度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FDI渗透程度受到正向冲击后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长期脉冲累积效应是,入盟转轨国家同欧盟非转轨国家表现相同,均为反方向;而入盟转轨国家同独联体国家的表现截然不同。第五,利用2008年金融危机的截面数据建立模型,研究了当受到经济危机冲击时,入盟转轨国家FDI渗透程度对经济增长受冲击抵御能力(即抵御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影响。研究表明:(1)入盟转轨国家FDI渗透程度对经济危机冲击的敏感性方面,同欧盟非转轨国家表现相同,比独联体国家反应敏感;(2)入盟转轨国家由于FDI高度渗透导致对经济危机的抵御能力弱于欧盟非转轨国家,并且在经济恢复过程中,恢复能力也弱于欧盟非转轨国家。综上所述,入盟转轨国家FDI的高度渗透受到转轨和入盟双进程的重要影响;入盟对入盟转轨国家FDI渗透程度对经济增长以及受到冲击时FDI渗透程度对经济增长脉冲累积效应均有重要影响,并且同欧盟非转轨国家的表现有趋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