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床沉积物的渗透性大小是影响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交换的重要因素,底栖动物的生物扰动是影响沉积物渗透性的因素之一,且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影响底栖动物的扰动作用。为了探究底栖动物扰动对河床沉积物渗透性和有机质的影响,在底栖动物扰动对沉积物影响的现场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的基础上,以渭河干流上5个研究点3次采样和1次室内模拟试验为例,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曲线模拟)、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底栖动物扰动对沉积物渗透性和有机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现场采集的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研究点之间、同一研究点不同采样时间之间、同一研究点同一采样时间不同测试点之间,均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底栖动物密度最大值为眉县2的13883ind.·m-2(约1.4ind.·cm-2),最小值为华县3的0ind.·m-2(0.0ind.·cm-2),颤蚓和摇蚊幼虫为研究区内底栖动物的优势物种;(2)渗透系数测定值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沉积物颗粒大小为影响沉积物渗透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底栖动物扰动作用为影响沉积物渗透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渗透系数测定最大值为草滩1的18.479m·d-1,最小值为眉县2的0.012m·d-1;(3)有机质测定值同样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机质含量最大值出现在眉县2的30-40cm,值为17.95g·kg-1,最小值为华县2的20~30cm,值为1.82g·kg-1,不同研究点有机质含量垂向分布不同,且各层之间有机质含量相关系数均呈现显著相关性或极显著相关性;(4)现场试验和模拟试验均得出底栖动物扰动能够影响河床沉积物的渗透性,且底栖动物扰动对沉积物渗透性影响旱现先加强后减弱,极大值出现在1.0-2.0ind.·cm-2之间;(5)现场试验和模拟试验均证明底栖动物能够影响沉积物有机质含量,极大值出现在1.5ind.·cm-2左右,且对0~10cm沉积物影响最大;(6)底栖动物扰动能够改变沉积物内部空隙、破坏沉积物表层结构、影响沉积物的原始厚度、改变沉积物的成分组成等。底栖动物扰动通过改变沉积物理化性质,破坏了沉积物原有表层,缓解了细小沉积物对沉积物渗透性的阻塞作用,进而加强了沉积层的渗透性,但随着扰动作用加强,破坏原有沉积物颗粒,却又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淤塞。底栖动物为满足自身活动需要消耗有机质,导致底栖动物扰动对有机质含量影响随着底栖动物密度的改变而改变。在研究区域内及底栖动物密度范围内,底栖动物扰动对沉积物渗透性和有机质影响曲线均为“n”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