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土地管理法》所确定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基本制度之一,农地流转属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一方面,应当遵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为我国农地流转设定了边界,对农地流转的效力进行了强制,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合法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近年来,农地流转逐步由禁止到允许再到逐步放宽,这一变化源于需求的增长,也相应的导致了农地流转市场的活跃。但市场活跃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违法土地用途管制相关法规的行为尤为严重。这类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的政策,也损害了农民的实际利益。因此,对我国农地流转过程中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研究尤显重要。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农地流转以及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进行了介绍,论述了我国农地流转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概念。分析论证了农地流转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具体包括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也介绍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实现方式,初步分析了农地流转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在土地用途管制方面我国的现状及相关的法规,在介绍了我国现阶段在农地流转和土地用途管制方面的现状之后,本文对我国农地流转以及土地用途管制现有政策法规进行了整理。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农地流转中土地用途管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包括现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土地管理体制的不足以及责任追究机制存在缺陷。其中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还包括现有法规缺乏细则与适用标准、对流转的保护不到位以及现行法律规范存在限制性规定。第四部分介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土地用途管制实践中的经验。主要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相关经验。选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也使得比较研究更为合理而有参考意义。第五部分对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体系提出了笔者的建议。首先是在法律层面,要完善并明确土地用途管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竞合时应酌情适用,完善土地用途管制的公益诉讼,以及严格执法。在制度层面,需严格实施并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农村土地流转实行听证会制度,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等。在市场机制层面,需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推动农村土地的多元化流转,推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积极开展。以期推进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社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