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iversonKK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各种环境问题频繁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的热门问题,并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地处我国西南山地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核心地带的安宁河流域的实际情况,依据已有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相关理论及成果,建立安宁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数学模型对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实现安宁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评价研究,并讨论其时空分异规律。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主要获得以下成果:(1)该体系在充分考虑安宁河流域特殊的生态环境特点的前提下,釆取成因-结果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选取包括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土壤类型、气温、降水、GDP和人口密度作为评价指标,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各项指标权重赋值,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分析,确定各个区域生态脆弱性的主导影响因子。(2)从最终获得的安宁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分指数来看,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指数集中分布在微度脆弱区和轻度脆弱区,所占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六十,由此可以判断安宁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处于中等水平。对各项评价因子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影响安宁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及社会经济情况的影响。(3)综合1993-2013这2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ArcGIS与投影寻踪模型的结合实现了对安宁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动态分析。发现2013年安宁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相对1993年的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仍有部分地区有环境恶化的趋势。通过对安宁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以及对其环境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可以全面的了解安宁河流域的环境状况,针对性的提出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为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地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艺术模仿现实的观点,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在西方经历了20多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影响深远。从模仿的角度出发,解读西方传统写实绘画中明暗发挥的价值和作用。
面对全球城市的一体化与同质化趋势,广东新时期作家努力探寻“南中国城”的独特风格与魅力。他们或抓住岭南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努力打造充满自由批判意识又乐观进取的世俗之城
辽宁工业的振兴,呼唤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繁荣,本文从辽宁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现状和促进辽宁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来剖析辽宁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症结和生长点,阐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贝诺·塔斯卡为代表的政治马克思主义学者对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所开创的近现代国际关系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
工程施工课程是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如何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有效实施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理论教学实践化途径:运用现代
<正>2018年新春伊始,中视广信宜春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系统及演播室集成项目继土建装修、演播室集成工作完成后,融媒体中心已初步建成。新建成的融媒体中心以移动优先为导向,将
<正> 近年来,全省军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扎实深入地开展新时期的双拥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
近年来,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的鼓励下,小城镇成为城镇化的前沿阵地。而在特大城市周边,城市功能的加速疏解为周边的小城镇发展带来了机遇与动力,小城镇成为城乡一体化和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