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迈进21世纪,知识作为资本的重要性得到显著加强,知识的形成过程——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了充分肯定,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并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民经济质量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大小的决定性因素。综观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要想加强自己的创新力,最关键的是激发经济主体——企业的创新需求,只有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即意味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直接服务于生产时,这个国家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新是与风险相伴而行的。建立风险投资体系正是完善国家创新系统的关键,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持体系,是高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风险投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商品方面,科技的贡献率还很小(仅为2.3%)。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的风险投资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各方面条件还不很成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融资障碍、人才障碍、风险企业障碍、退出障碍、外部环境障碍、服务体系障碍等。这些成了制约中国风险投资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本文就风险投资运行的一般机制和中国如何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体系问题,展开了新视角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在论文第一部分,论述了风险投资理论的基本框架。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一种高风险与潜在高收益并存的投资行为,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因此,他的运行主体和运行机制与一般投资有着明显的差别,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应在对风险投资一般运行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国情特点和市场发育程度,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体系。紧接着我们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着重论述了建立和完善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已刻不容缓,这是确保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中国长期繁荣昌盛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我国的风险投资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融资障碍、人才障碍、风险企业障碍、退出障碍、外部环境障碍、服务体系障碍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国的风险投资就难以获得长足的发展。当前发展风险投资的首要任务是破除瓶颈型障碍。 论文第三部分提出了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体系的前景展.望和战略构想。明确指出,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体系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和原则,一定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目标约束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一定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在不同层次上的作用,尽快解决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特色的双重委托代理机制、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建立政府风险投资的支持体系和创造风险投资的良好运行环境等突出问题。在充分汲取现有研究成果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只要我们尽快解决了以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就能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国家创新能力提高的巨大贡献,就能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情的国家创新系统,就能使创新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就能充分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