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无线电引信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r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信是武器弹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是控制弹药的最佳起爆位置或时机。引信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武器弹药的终端毁伤效果。与常规引信不同,低空无线电引信以地面为作用目标,因此必需对引信的目标特性进行研究,寻找适合在低空无线电引信中应用的测距算法,为引信的型号研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基于以上原因,论文在国防科技大学创新基金的资助下,以低空无线电引信为研究目标,对引信的目标特性、信道和回波模型、测距算法以及数字仿真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1.对引信的目标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电磁波与地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目标散射特性对引信回波信号的影响。给出了面目标后向散射系数的概念和定义,并对影响后向散射系数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几种常用的后向散射系数经验统计模型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给出了引信目标特性的测试原理和方法。2.对引信回波信号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回波信号幅度起伏的统计特性,推导了等多普勒曲线方程、等距离曲线方程、电磁波束照射区域的边界方程以及引信回波功率波形。利用距离-多普勒单元法分析了回波信号的功率谱分布特性,并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3.对引信的信道特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低空无线电引信信道是双展宽的时变信道,即引信接收到的地面回波是会同时产生距离扩展和频率扩展的双扩展信号。给出了引信信道动态特性和特征参数的定义,研究了不同扩展类型的目标回波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引信回波的理论表达式。4.提出了相对炸高的概念,对其在引信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测量的引信测距算法,对算法的原理以及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考虑到引信测距算法应用场合的特殊性,对其抗干扰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预测的引信抗干扰技术,给出了低空无线电引信一个完整的测距解决方案。5.遵照引信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软件无线电引信的设计思想,搭建了低空无线电引信数字仿真实验平台。介绍了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多处理器硬件平台结构、模块化软件设计以及仿真工作流程。提出了一种易于工程实现的回波信号功率谱实时仿真算法及其在平台上的具体实现,并利用零记忆非线性变换法和球不变随机过程法,实现了相参相关引信回波信号的仿真。
其他文献
信号源无论在教学、科研还是在工程技术保障中,都有着广泛的使用。从理论到工程对信号发生进行深入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任意波形发生器是随着不断进步的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既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散文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抒情诗人。他对各种语言的现代诗歌(包括中国)产生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标志着主权的回归和“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的成功实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新纪元已开始,中国共产党实行“一国两制”的实践拉开了序幕。实行“一国两制
报告用国产磁分离法药盒的-TSH(IRMA)、M-FT_(3)、M-FT_(4)(RIA)测定正常人TSH62例,FT_3及FT_4各109例,其均值分别为2.57±1.16mIU/1、3.761±1.53pmol/l及17.10±4.41pmol/1。测定甲亢61例、甲减55例,其TSH、FT_3及FT_4均值分别为0.25±0.09mIU/1、16.41±5.08pmol/1、49.57+14.93pmol/l及17.24±l3.82mIU/1、1.12+0.48pmol/1、5.04±2.45pmo
事业单位是我国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社会组织。然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原有的人事制度及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适应时代发展的需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是中国警方必须解决的课题。西方国家在探索抑制犯罪增长对策的过程中,于20世纪后期
从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三通"等方面,提出先行先试,构建闽台"共同家园"的具体举措。
对产业融合和创意农业的概念与内涵以及国内外文化产业与农业融合的方式与典型模式作了简要阐述。对广东农垦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管理体制变迁以及产业优势和主要问题等作了综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是近年西部农村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一项涉及面广、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区域人地关系协调行动,对于西部开发、建设西部生态屏障、改善西部生态恶化地区人口生
<正> 解决台湾问题原本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内部事务,但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势力的干涉,使台湾问题复杂化,日益成为影响中国外交和亚太安全与稳定的热点问题。冷战后,国际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