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三字格惯用语的悖词汇化现象明显,和三音节复合词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本文是在严格区分词汇和语汇的前提下,运用语汇的理论思想方法来研究惯用语悖词汇化问题的。引论部分首先给出自己对狭义惯用语的理解,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三字格的动宾型惯用语,接下来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分析。一、从组合特点看,惯用语以三字格动宾组合为主要形式。在韵律层面上,2+1式是一种紧结构,内部停延不明显,适于表现偏正关系;而1+2式组合较松散,内部停延时值较长,易于表现动宾关系。在此基础上,具体到一对典型结构即“V双+N单”与“V单+N双”的比较,通过分析它们内部各成员的特性,以及对大量语料的考察,更充分地证明“V单+N双”式各成分间结合松散,成词可能性较小。从语言的认知角度分析,“V单+N双”是一个认识及表述过程,具有思想认识的叙述性,必然涉及两个语义焦点,需要通过明显的内部停延来凸显焦点,而“V双+N单”更多的是表示一种事物、现象,具有词义的整体性,自然不会有明显的停延。惯用语以“V单+N双”为主要结构形式,由一个动作和它的连带成分这两大语义焦点共同完成叙述的过程,词汇化的程度极低。二、从表义的角度分析,惯用语语义的理解涉及字面意义和深层的隐喻意义两个方面,用词简明,所指深刻。惯用语语义的形成是字面意义向深层意义映射的过程,因而惯用语比喻意义不是直接提取的,是可构造的,也证明惯用语与词在人们的心里词典中存储的方式不同。三、从社会性特点看,惯用语由劳动人民创造出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认识及情感。做为一种语言现象,惯用语的社会性特点在交际过程中渐渐地得到完善,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下层劳动人民生活不易,自然会对社会阴暗面和人性的丑恶面发出批判和讥讽之声,因而多数惯用语用叙述的方式传达出浓厚的贬义色彩。惯用语在日常交际中非常流行,密切反映着民生动态,也承载着社会群体对这一语言现象的共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