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递质释放的分子机制研究已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而突触囊泡胞吐过程又是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神经元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突触囊泡在突触前膜上的搭靠及囊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完成的,目前认为由突触囊泡膜上的synaptobrevin/VAMP及位于突触前膜上的syntaxin和SNAP-25聚合形成的SNARE复合体是突触囊泡胞吐过程中的核心成分.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参与这一过程中的SNARE蛋白、及其相互间的作用.snapin是美国NIH实验室近年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出的一个新的SNARE蛋白,通过直接结合SNAp-25从而与SNARE核心复合体相关联,促进突触囊泡的胞吐.在NIH实验室以往的研究中运用了免疫印迹方法,对Snapin的定位进行了初探,发现Snapin广泛分布于大鼠脑内的12个解剖功能区,包括大脑皮质,小脑,海马等区域,同时还通过分析分离的突触小体胞质,囊泡和胞膜,又进一步确定Snapin存在于囊泡上,而突触小体胞质和胞膜上未见表达.该项研究表明Snapin在神经元胞体上有大量表达,而SNARE复合体却主要表达于突触囊泡上.那么,Snapin是如何与SNARE复合体相互作用的,又是如何促进神经递质释放?Snapin是否还有其他功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因此该项研究不仅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Snapin的组织学牙口亚细胞学分布,而且提示Snapin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一般的SNARE蛋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