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磨玻璃密度肺小腺癌病理亚型的超高分辨率CT(UHRCT)分析
目的:探讨直径≤2cm孤立性磨玻璃密度 (focal ground glassopacity, fGGO)肺腺癌的超高分辨率CT(ultra high resolution computedtomography, UHRCT)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与Noguchi病理分型的相关性。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表现为肺部单纯磨玻璃密度(pureground glass opacity, pGGO)或混合磨玻璃密度(mixed ground glassopacity, mGGO)的孤立性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超高分辨率CT征象,与其Noguchi病理分型对照研究。采用SPSS 10.0软件R×C列联分析,对磨玻璃密度结节CT形态学特征和病理Noguchi分型进行相关性统计,P<0.05为形态学特征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56例表现为肺部单纯磨玻璃密度(pGGO)或混合磨玻璃密度(mGGO)的孤立性周围型肺小腺癌(男性18例,女性38例,年龄18-73岁,平均52.5±11.3岁)中,影像学特征,包括纯磨玻璃密度、分叶征、毛刺、棘突征、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增粗在各不同病理亚型中出现比率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1,0.022,0.002,0.012,0.022,0.032;而边缘清楚(p=0.094)、空泡/支气管充气征(p=0.746)、蜂房征(p=0.423)在不同病理亚型无显著差异。Noguchi A、B型多表现为pGGO,无分叶、毛刺、棘突、胸膜凹陷及血管集束征,Noguchi C型部分为pGGO,部分为mGGO,Noguchi E、F型无pGGO表现,分叶、毛刺、棘突、胸膜凹陷及血管集束征多见,边缘清楚、空泡/支气管充气征、蜂房征与病理分型无关。
结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部分形态学征象与病理Noguchi亚型有明显相关性,通过UHRCT检查,可以评估肺内fGGO的恶性程度。
第二部分孤立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超高分辨CT GGO含量及其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直径≤2cm,在超高分辨CT(UHRCT)上表现为局限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O)的GGO含量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
材料和方法:观察分析72例fGGO术后病理大体及镜下表现,依其病理改变fGGO分为良性、癌前期与恶性病变,其中恶性fGGO按BAC含量的多少分为四级,Ⅰ级为BAC含量≥90%病灶面积,Ⅱ级为BAC含量占约50-89%病灶面积,Ⅲ级为BAC含量占约10-49%病灶面积,Ⅳ级为BAC含量<10%病灶面积。在超高分辨CT影像上用计算机软件(我科自主开发并获国家专利的密度测定软件)定量检测fGGO中磨玻璃密度的比例,研究fGGO病理与UHRCT病灶中磨玻璃密度定量的相关性。BAC半定量量化分级和GGO含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非参数统计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不同BAC半定量量化分级组间GGO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检验。
结果: 72例病灶中,良性病变10例,腺癌癌前病变6例,腺癌56例。pGGO结节20例,mGGO结节52例。以-350Hu作为测量GGO的CT阈值,定量分析fGGO中BAC的含量与GGO比例的相关性。52例mGGO中BAC半定量量化分级Ⅰ级16例,GGO比例为79.09%-100%;
Ⅱ级15例, GGO比例为58.40%-81.38%;Ⅲ级16例,GGO比例为42.50%-62.87%;Ⅳ级5例,GGO比例为17.13%-52.20%。采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BAC半定量量化分级组间GGO差异, F=14.779,p=0.000,认为不同BAC半定量量化分级组间GGO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GGO中BAC半定量量化分级与磨玻璃含量负相关。再用LSD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发现除3 组和4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p=0.078 ),其他各组两两间GGO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当CT阈值为-350Hu时,测定mGGO病灶中GGO含量与BAC半定量量化分级的相关性最好。恶性mGGO肺小结节(最大径≤2cm)中BAC的成分≥50%时,病灶中BAC成分与GGO在病灶中所占的比例呈正相关;当BAC的成分<50%时,病灶中BAC成分与GGO在病灶中所占的比例无相关性。本组pGGO肺小结节中,经病理证实30%为AAH,30%为BAC,40%为其它良性病变,UHRCT对pGGO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病理证实为腺癌的病例中,绝大多数(89.29%)在UHRCT上表现为mGGO结节,其中主要为含BAC的混合型腺癌(70%),其次为单纯性BAC(20%),少数为不含BAC的腺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