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了以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为内容的“三个认同”,并把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三个认同”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首要任务的内容。“三个认同”视域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研究,有利于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有利于实现增强大学生“三个认同”的教育目标。进一步增强“三个认同”的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对策,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纲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增强大学生的“三个认同”为核心任务。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三个认同”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了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的全面落实,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正确方向,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具体教育过程中也存在娱乐化倾向、实用化倾向、自由化倾向等问题“三个认同”视域下强化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高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制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认识滞后、教育主体落实主体间性思想能力欠缺的困难。因此,必须采取应有的措施强化“三个认同”视域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从高校的角度来说,高校要以增强“三个认同”为目标部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领导、高校职能部门、高校教育教学机制都应围绕增强大学生“三个认同”开展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度来说,要求教育者心系和牢记、理解和把握好、讲清楚说明白“三个认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要求重视家庭、教育行政部门、良好社会氛围的影响和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