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三维裂隙损伤扩展特性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oqy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裂隙广泛存在于天然岩体中,大多数岩体工程失稳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裂隙的扩展与损伤演化,因此,有关三维裂隙的研究一直是岩石界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真实岩石三维裂隙损伤扩展特性。采用双重介质理论,将含裂隙岩体的基体材料视为孔隙-裂隙介质,结合渗流理论,建立基岩系统与裂隙系统水力交换特性方程;以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为理论基础,对渗透水压作用下岩石裂隙的起裂、扩展过程进行力学性质研究,推导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裂隙临界渗透压计算公式;将翼裂纹与原生裂隙简化成直径为2L的平面裂纹,建立翼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将荷载产生的总应力视为由基质骨架和孔隙水共同承受,基质骨架的弹性柔度张量与由缺陷引起的附加柔度张量进行叠加,形成裂隙岩体的等效损伤柔度张量;考虑裂隙岩体的初始损伤、损伤演化与翼形裂纹扩展等多种损伤机制,推导不同机制条件下裂隙岩体的柔度张量,建立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三维裂隙扩展损伤模型。基于Lemaitre应变等效假设,综合考虑裂隙产生的宏观缺陷与孔隙产生的细观缺陷,推导考虑宏细观缺陷耦合的复合损伤张量。以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为平台,进行软件的二次开发,建立含三维表面单裂隙的试件模型,模拟三维裂隙损伤扩展过程,利用含表面单裂隙真实岩石试件的渗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由此可看出,不同角度的裂隙均以翼裂纹率先扩展,反翼裂纹紧随其后。相较于完整岩石,不同倾角裂隙起裂强度的削弱幅度为18.7%~25.3%,随预制裂隙倾角的增大,峰值强度折减程度由9.9%增大到13.8%,峰后残余强度的削弱程度由8.6%增大到13.9%。此外,通过裂隙扩展应力云图可知,拉剪应力的集中区是翼裂纹的主要起裂处,而反翼裂纹的扩展则由压剪应力导致;除翼裂纹和反翼裂纹的扩展之外,裂隙的扩展还出现了与预制裂隙面交叉的剪切裂纹。含不同倾角裂隙试件的破坏模式并不相同,主要有30。裂隙倾角的剪切破坏、45°裂隙倾角的“X”型破坏和60°的倒“Y”型破坏,但试件的破坏均以翼裂纹贯通或反翼裂纹贯通而终止。
其他文献
由于现代建筑向超高层和大跨度方向发展,因此结构将变得更轻,更柔,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流固耦合效应十分突出。在电力输送方面,大跨度导线具有刚度小,阻尼小,结构和流体强烈耦合的特点。这种流固耦合现象,除了出现在建筑结构、输送电力方面,在海洋工程,桥梁拉索以及飞机之间的输油管上也有大量发生,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无论圆形截面还是非圆形截面柱体在来流风作用下都将会产生气动力,由此将会引起
一、展览背景rn2017年,“27度角”第一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展在武汉石门峰公园成功举办.这是国内第一次以生态为主题的雕塑大展,是一次倡导生态文明,推动生态艺术,更新生态观
期刊
可以将张雪瑞的画想象成一座建筑的正立面,均等的方格如同窗户分割了整个画布,这些方格平行于边框,预设了几何上的确定性,而画面的动态来自色彩,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一格的色块
期刊
国内外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静力性能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但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的研究多以试验为主,理论为辅。本文运用有限元法
9月已至,当初秋的阵阵清凉让酷暑渐行渐远,也送来了今年多场令人期待的艺术展览,《艺术新闻/中文版》精选了北京、上海的40余场.携“苏轼大展”及“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
期刊
前不久,新德里的 Nature Morte 画廊举办了一场前卫的人工智能(AI)艺术展.近日,佳士得拍卖行也宣布将于今年十月份首次为人工智能艺术作品举行拍卖.随着艺术市场也跃跃欲试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