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政策的不断放宽,使得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据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学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78万,占全部外出农民工的总体的58.4%。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构成部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在为城市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却因为各种制度性因素、社会性因素不能均等地享受城市文明和发展带来的成果,被排斥在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制之外,这显然是与社会的公平原则相违背,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相违背,不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全面解决“三农”问题,阻碍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国家和社会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变这一现状。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让读者大体了解本文的主要的内容以及行文思路。第二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理论基础。先介绍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含义。接着从时代背景、务工目的、文化水平、生活方式、利益诉求这五个方面阐述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代际特征差异,以期让读者更加明白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和特征。最后介绍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相关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包容性增长理论、社会融入理论。第三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及其城市融入困境分析。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融入现状,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的就业、教育、住房、心理等方面的问题。第四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的影响因素分析。针对第三部分指出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的困境,本部分从制度层面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土地制度,社会层面如社区功能缺位、心理疏导机制缺位以及城市社会的偏见和歧视,个人层面如人力资本缺陷、社会资本不足、法律意识淡薄,这三个层面详细分析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因素。第五部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对策。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为推动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在制度层面上建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创新土地制度;在社会层面,建议完善社区功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舆论导向;在个人层面,指出要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