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无论是从人类与环境共生的角度,还是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福建土楼,都可以发现福建土楼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是利用大自然的天然的、洁净的资源的典范,它使用的是“可循环”的建筑材料,因而上千年的时光流转都没有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实现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为最少程度地占用和消耗地球资源,最少产生并排放废弃物的环境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文尝试通过对其历史、环境、气候、社会民俗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从而揭示他深邃的内涵和价值所在,以探索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如何从福建土楼建筑样式和人居生活方式中吸取优点,为当代人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提出可资借鉴的方案和模式是本文的核心和重点。本文以福建土楼的形成及其历史文化、社会信息,力图通过福建土楼的聚居方式、建造特点、空间特色、民俗风情、历史成因的探讨,试图通过对福建土楼的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查阅,以及结合实地考察的亲身实践经验,全面分析和研究自然因素和历史人文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福建土楼建筑样式的形成与发展,具体分析它的功能,自然气候设计方面的特色,空间布局方面的运用原理以及其人居生活方式,总结土楼在历史、艺术和科学方面蕴含的特殊价值,联系比较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福建土楼的相通之处,通过现代建筑实例,说明在现代中国建筑设计中延续和继承土楼的传统民族风格样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将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而揭示福建土楼这一独特古老建筑的深刻文化内涵,为当代建筑设计中如何更好的从福建土楼建筑和民居环境中吸取更多优点,在建筑样式与人居生活方式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以及对当代民居建筑设计进行合理运用及展望。本文一共分为七部分,福建土楼概述,福建土楼的环境和历史探因,福建土楼蕴含的人文、社会信息,福建土楼的时代发展和基本特征,福建土楼建筑样式下的人居生活方式,福建土楼建筑样式对当代人居生活方式的启示和展望组成,从理论的高度来解析福建土楼文化。纵观历史的发展:建筑文化以文化性为脉络、以地域性为根系、以时代性为枝叶,它们相辅相成,从不同方面输送养分撑起建筑文化参天大树。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化和创新的地域建筑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它的发展必然与文化的创新息息相关。它必将吸引更多国内外的建筑设计家一显身手,创作出更好更多更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