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喇沁左旗位于卓索图盟南部,塔子沟位于卓索图盟喀喇沁左旗北部地区。该地地势平坦,四面环山,二十里外有一座古塔,故名。塔子沟街道,四通八达,南通迁邑,北通翁牛特旗,东通奉天省,西通热河。喀喇沁左旗属内蒙古东部地区移民开垦较早的地方。为了更好地管理所辖境内移入民人,并审理频繁发生的蒙古、民人交涉事件,乾隆五年(1740年),始建塔子沟直隶厅,设理事通判一员,管理喀喇沁贝子、札萨克公两旗命盗等案,审理蒙古、民人互控案件,盘查奸匪。乾隆七年(1742年),建塔子沟通判衙署。乾隆十三年(1748)裁汰九官台同知后,将其所隶土默特贝勒、贝子两旗与敖汉一旗的蒙古、民人交涉事件移给塔子沟通判管辖,并将塔子沟通判旧管喀喇沁札萨克公一旗事务移交给八沟同知。塔子沟为八沟分口,是近关各旗蒙古、民人聚集贸易之地。乾隆十四年(1749年)九月初四日,清朝在塔子沟地方设立斗行,开始征收粮税。乾隆十八年(1752)九月初一日,派理藩院笔帖式一员前往塔子沟驻扎,协办税务。乾隆四十三年(1778),塔子沟厅改为建昌县,以理事通判管知县事。嘉庆十五年(1810年),撤回原设塔子沟笔帖式,添设司员一员,并改为蒙古理事官,为都统之属,定为二年一次更换,由礼部铸给满洲蒙古汉字三体字样理事关防。塔子沟理事司员驻扎塔子沟,专管税务,分管札萨克旗事务,管理喀喇沁札萨克塔布囊一旗、敖汉王一旗蒙古、民人交涉事件,二年更换,共有14任理事司员。塔子沟理事司员一直存续到光绪末年。鉴于塔子沟等地税务连年亏损,加上地方官与理事司员审理案件时政出两歧,致使案件得不到及时解决,遂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朝裁撤理事司员。塔子沟理事司员在会审所辖境内蒙古、民人交涉事件,分管札萨克旗事务,专管塔子沟税务,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蒙旗与地方州县关系之中起到了一定的协调作用。本文利用喀喇沁左旗王府蒙古文档案和相关官方史书记载,梳理了塔子沟理事司员的来龙去脉,探讨了塔子沟理事司员职权,对塔子沟理事司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