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刺位置和割胶强度对橡胶树产排胶生理特性的影响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橡胶是是具有极高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的世界性工业原料,是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质。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通过高效的采胶技术而提高橡胶生产率是提高胶树产量较有效的技术手段,由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橡胶树气刺割胶技术,在增产增效上有着很大的潜力。本研究通过对气刺割胶中不同气刺位置条件下的胶树胶乳生理诊断分析,研究其产排胶特性的变化,从而探讨气刺割胶技术的最佳刺激位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割胶强度(割线长短)条件下胶乳的产排胶特性,为探讨气刺技术条件下合理的割线长度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进而优化气刺割胶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气刺位置不同,对胶树的产排胶影响也有所不同。于阴线上方刺激的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蔗糖、硫醇、无机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干含、堵塞指数、镁离子含量、黄色体破裂指数、pH值显著低于对照。过氧化物酶(POD)比活力显著低于对照及其它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相比之下,于阴线上方进行刺激时,干胶产量最高,胶树本身产排胶状况良好。2、分析气刺条件下不同割胶强度(3S/4U、S/2U、S/4U、Sc8U)对胶乳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刺条件下割线长度越长即割胶强度越大,对胶树的伤害越大,产量可持续保持的时间也越短。在Sc8U割胶强度下,可获得高产的同时其(产排胶状况)生理状况最佳,即不仅可以获得持续高产且较安全。根据试验结果,推荐刺激位置位于割线上方约35cm,sc8↑短线割胶,为橡胶树气刺割胶的制度。
其他文献
自从上世纪60年代高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以来,光纤技术以惊人的速度进步着。如今,光纤的研究趋势正朝向光纤器件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基于许多光纤的器件已经被证实或
随着汽车电子和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汽车行驶记录仪已逐进步入汽车电子领域,已成为现代交通运输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汽车行驶记录仪可以记录汽车行驶的状态,并能汽车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