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去甘露聚糖修饰逃逸树突状细胞DC-SIGN免疫识别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HBV感染是否会引起宿主细胞Golgi M I活性升高,通过抑制Golgi M I介导的HBV去甘露聚糖修饰,观察对DC-SIGN识别及DC成熟和功能的影响,来阐明DC-SIGN在HBV感染中介导的作用,并初步探讨HBV通过去甘露聚糖修饰逃逸DC-SIGN的识别,限制DC的活化的机制。方法:一.研究HBV感染是否会引起宿主细胞Golgi M I活性升高1.培养HepG2细胞和HepG2.2.15细胞,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高尔基复合体;2.比色法检测两种细胞高尔基复合体中Golgi M I的活性;3. RT-PCR法检测基因MAN1A1、MAN1A2和MANIC1 mRNA的表达;4. Western blot检测上述3种基因编码的蛋白的表达情况。二. DC-SIGN在识别HBV并活化DC中介导作用的研究1.将不同终浓度的Golgi M I抑制剂——基夫碱加到HepG2.2.15细胞的培养基中,作用24小时后分离高尔基体,比色法检测Golgi M I的活性;2.在HepG2.2.15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ug/ml的基夫碱,持续处理5天后收集其培养上清液,提取得到高甘露糖型HBV颗粒,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HBV DNA滴度;3.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GM.CSF和IL-4的作用下诱导分化成DC,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4.将前面得到的高甘露糖型HBV颗粒(5×106copies/ml),加入到培养至第5天的DC的培养基中,培养至第7天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la、CD80、CD83、CD86、HLA-DR分子的表达,MTT法检测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DC上清液中IL-12的水平。同时设加PBS组和加未经基夫碱处理的HepG2.2.15细胞分泌的HBV组作为对照。5.将培养至第5天的DC预先经DC-SIGN特异性抗体阻断2小时,而后再分别加入PBS和上述两种类型的HBV干预,检测指标同前。三.HBV去甘露聚糖修饰逃逸DC-SIGN免疫识别的机制初探1.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HBVS、LS、MS、HBe、HBc、HBx 6个功能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酶切及DNA测序的方法鉴定重组质粒;2.再将以上构建的6个质粒和pEGFP-N 1质粒分别经Lipofectamine2000转染入HepG2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计算转染效率,比色法检测细胞高尔基体内Golgi M I的活性;3.分别将pEGFP-N1-HBe质粒和pEGFP-N1质粒转染HepG2细胞,RT-PCR检测转染细胞Golgi M I 3种亚型的基因MAN1A1、MAN1A2和MAN1C1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相应的蛋白表达。结果:一.研究HBV感染是否会引起宿主细胞Golgi M I活性升高与HepG2细胞相比,HepG2.2.15细胞Golgi M I的活性明显升高,MAN1A1、MAN1A2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所编码的MAN1A1.MAN1A2蛋白量也显著增加,而MAN1C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二.DC-SIGN在识别HBV并活化DC中介导作用的研究1.基夫碱在HepG2.2.15细胞中可发挥对GolgiM I的抑制作用,5ug/ml是合适的干预浓度;2.基夫碱干预的HepG2.2.15细胞与未经基夫碱干预的HepG2.2.15细胞分泌的HBV载量无显著差异;3.电镜观察培养第7天的经TNF-α刺激的DC,细胞体积变大,突起明显增多,向四周伸展出大量的毛刺样细胞质突起,长短不一,呈现典型成熟DC的形态;4.与HBV组相比,基夫碱+HBV组的DC表面CDla、CD80、CD83、CD86、HLA-DR分子的表达增加,分泌IL-12的水平升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亦明显增强;5.预先加入DC-SIGN特异性抗体进行阻断的DC,在经高甘露糖型HBV干预后,与未经抗体阻断组的DC相比,DC表达CDla、CD80、CD83、CD86、HLA-DR分子的量下降,分泌IL-12的量减少,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亦有所减弱。三.HBV去甘露聚糖修饰逃逸DC-SIGN免疫识别的机制初探1.构建的6个质粒酶切及测序的结果均与预计结果一致;2.转染各个质粒的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都可见到绿色荧光的表达;3.与转染pEGFP-N1-S、pEGFP-N1-LS、pEGFP-N1-MS、pEGFP-N1-HBc、pEGFP-N1-HBx质粒和空pEGFP-N1质粒的细胞相比,转染pEGFP-N1-HBe质粒的细胞Golgi M I的活性明显升高;4.转染pEGFP-N1-HBe质粒的细胞较转染空pEGFP-N1质粒的细胞,MAN1A1、MAN1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而MANI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1.HBV感染可通过上调MAN1A1、MAN1A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量,从而提高宿主细胞Golgi M I的活性;2. DC-SIGN识别高甘露糖型HBV后可以促进DC的成熟和活化,天然的HBV可能利用Golgi M I参与的去甘露聚糖修饰来逃避DC-SIGN的识别,从而诱导DC功能的缺陷;3.HBV可能通过HBe这一功能蛋白提高宿主细胞Golgi M I的活性,而这一效应可能是通过调控宿主细胞MAN1A1、MAN1A2基因和相应蛋白的表达上调介导的
其他文献
目的:①研究湖南地区汉族人群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sMICA的含量及其诊断价值。②研究MICA基因多态性、sMICA分子与HBsAg阳性肝硬化、肝癌和HBsAg阳性肝癌的相关性。
目的 HCV具有显著异源性和高度可变性,对已知全部基因组序列的HCV株进行分析比较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异。并表现HCV基因组各部位的变异程度不相一致,如5’-NCR最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子汤的体内抑瘤活性及对肝肾毒性、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将荷瘤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加味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自身消化所致的化学性炎症,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磷脂酶、弹力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血管舒缓
<正> 药源性疾病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使用中草药及其处方制剂而出现不良反应者,有日趋增多之势。《四川中医》自创刊以来,登载了由中草药或其制成品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文
聚合物改性砂浆应用范围日趋广泛。通过对可再分散乳胶粉5044N、水泥、石英砂等配制不同砂浆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各种材料的作用,提出了灰砂比、乳胶粉掺量对砂浆影响至关重要
研究了不同早强剂品种、掺量对钢渣浆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任何早强剂品种后的钢渣浆体强度均高于未掺早强剂的钢渣浆体强度;当钢渣中掺有无水氯化钙,掺量为1.0%时,其28d抗
[摘要] 目的 观察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 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入住我院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宫腔填纱治疗,其中观察组加用欣母沛治疗,对照组加用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2 h、12 h、24 h的产后出血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 结果 觀察组用药后2
6月3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会议通报,当前,上海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诈骗既遂案件仍然多发,其中网络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