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水平叠加方法研究

来源 :大庆石油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a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不断加大,针对目前面临的这种状况,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成为我国地震勘探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就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它是以叠加方法为基础的,只有存在较好的叠加剖面,其后续各种提高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处理才有意义。目前的叠加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很难满足高分辨率处理的精度要求,研究一种较完善的叠加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原理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叠加方法作了进一步研究。首先对地震记录进行剩余时差校正,校平同相轴,为同相叠加做好基础工作。目前使用的各种时差校正方法应用于实际资料时都存在着局限性,在经过各种时差校正后的数据上仍存在剩余时差。本文给出一种相位替换时差校正方法,理论基础是信号的到达时间完全包含在信号的相位谱中,通过改变相位谱可达到改变信号到达时间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参考道,将动、静校正后的共反射点道集内的各道与参考道相比较,找出各道与参考道之间的时差、相位差,并进行相应的时差、相位校正。然后对经过剩余时差校正后的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叠加处理,提高资料的信噪比,特别是高频部分的信噪比。通过对目前常用的叠加方法进行研究,并且总结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文给出了频率域叠加方法,首先把共反射点道集在时间方向上划分成若干个时窗,然后把各道的振幅谱和相位谱分别叠加,从而达到提高叠加剖面分辨率的目的。通过对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对比方法改进前后地震剖面分辨率和信噪比情况,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所研究的剩余时差校正及叠加方法将大大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从而实现真正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
其他文献
研究区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部地区,是辽河油田的重要含油区,面积约260 km2。本次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勘探研究成果基础上,以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小层
横波在穿过裂缝介质时发生分裂,分裂为SV波和SH波,分裂包括极化方向的改变和能量的分配,能量分配与横波初始极化方向与横波传播方向与裂缝垂向组成的平面的夹角有关。 通过垂
采用地震、测井、地化等综合研究方法,对东营凹陷利津一民丰地区中深层油型裂解气的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盆地模拟技术,对沙四段、孔店组烃源岩的生烃史进行
基于节能与环保的需求,近年来结构轻量化在车辆设计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车身应用方面,使用高性能轻质材料替代传统钢材(如CFRP)是实现轻量化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短期时间内
学位
子洲地区是继榆林气田之后发现的又一个山2段含气富集区,储层由三角洲平原的河道砂体与前缘的河口坝砂体组成。储层厚度变化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横向上河道迁移摆动频繁,垂向上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矿山开采、交通运输、水利水电等建设工程中所遇到边坡,尤其是岩质边坡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工程边坡的稳定性状况,事关工程建设的成败与安全,对整个
本论文从分析喇嘛甸油田北北块油层发育状况出发,利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开展了油层地质特征研究、上返层系组合方式、注聚次序、井网部署等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