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背景下中国电影发行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产品,同时也具备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本文以电影的文化艺术属性和商品属性作为研究出发点,以“电影发行创新发展模式”为研究议题,在对中国电影发行的历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采用个案研究法和深度调查法考察归纳当下中国电影发行企业的多种发行模式,从国有和民营两种视角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指出当下电影发行业出现的问题和危机,进而对中国电影企业的发行模式提出创新性的改革意见。  论文大致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论三大部分。绪论主要概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和研究国内外的文献资料,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概括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不足之处。  论文的第二章回顾和梳理了从旧中国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电影发行的历史;第三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影发行业作了深度的分析总结,并对国有和民营两种经济形态的企业的发行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建国大业》和《泰囧》的发行模式分析解读,并由此总结国有和民营电影发行企业的异同点。第五章主要提出了当下电影发行业出现的问题,从政府、企业两个维度解析了危机的根源。第六章是对电影发行业创新发展模式的深层思考,指出国有和民营企业通过加深合作,互信互利,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结语部分概括了全文的主旨,电影发行业需要加大力度创新发行模式,借鉴好莱坞的电影发行公司的成功经验,建立完备的人才机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资助,才能走出当下的危机。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网络行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与网络相关的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子杂志产业也不例外,但是经过不断地竞争洗牌之后,不少电子杂志并没有如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亡。  电
本论文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和中国凤凰网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探究东南亚华文传媒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结果表明,东南亚华文传媒所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