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型钢混凝土结构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引进以来逐渐在我国得到发展,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在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共存型钢、钢筋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工作,为了确保型钢混凝土结构安全有效的工作,深入研究这两种不同材料间的传力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忽略了混凝土与型钢之间的相互作用,未能有较好的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剪力传递情况,对抗剪连接件剪力的传递过程缺乏细致研究。本文基于有限元模拟软件,分析考虑栓钉剪切连接件的型钢混凝土柱,以剪切连接件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弹簧单元模拟栓钉剪切连接件,选取合适本构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并确保计算方法可靠合理。通过考虑栓钉刚度对型钢混凝土柱轴向变形,截面应变,型钢翼缘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的界面应变变化以及轴力分布的影响,说明考虑栓钉刚度的必要性,并基于此对栓钉直径、布置间距、布置位置进行参数化分析,达到栓钉优化设计的目的;然后基于栓钉刚度的考虑,分析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和轴力分配情况;最后分析型钢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考虑轴压比、体积配箍率、混凝土强度、栓钉布置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在对型钢与混凝土的传力机制分析中,需对抗剪连接件的刚度予以考虑。基于考虑栓钉刚度,在轴压情况下分别对栓钉直径,布置间距,布置位置予以分析,提出合理栓钉优化布置方案。栓钉布置不宜过密或过疏,配置过密并不能提高型钢混凝土结构承载力,配置过疏也导致型钢与混凝土之间剪力传递不充分,不能协同工作导致承载力偏低。比较现有的两种规范,根据模拟数据于规范比照,建议使用《组合结构设计规范》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更安全合理。通过设置栓钉抗剪连接件,能保证型钢混凝土柱满足平截面假定。栓钉剪力连接件对型钢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载力影响较小,采用《组合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合理有效。栓钉刚度对型钢与混凝土的轴力分配存在有利影响,能合理调整两者轴力分配,使两种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合理布置栓钉可以提高型钢混凝土试件的峰值荷载,同时会提高构件延性。提出考虑栓钉剪切连接件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中震情况以及大震情况的参考位移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