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加权磁共振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早期疗效及预后价值的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iaozhanwude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肺癌(lung cancer)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化疗作为晚期肺癌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及时、有效地对治疗疗效和预后进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常采用胸部CT、胸片、PET/CT等影像学检查,从肿瘤直径的改变评估化疗疗效,但治疗后短期内肿瘤大小变化不明显,且不能对早期肿瘤内部病理生理变化进行评估,使其对早期疗效监测的应用受限[2]。此外,胸部CT及胸片等检查均具有辐射性,不适宜长期多次检查,PET/CT因其价格昂贵,不宜普及。对于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通常结合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和治疗疗效等综合进行。近年来,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作为评估患者预后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临床上操作简便,易于随访观察,且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为肺癌患者预后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3-6]。弥散加权磁共振(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目前唯一能在体检测生物组织中水分子微观运动的功能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脑、肝脏、胰腺及前列腺等各种实体器官检查[7-9]。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是DWI上水分子弥散运动的总和,能反映整体组织结构内部水分子弥散特征,能对早期肿瘤内部病理生理变化进行评估。有研究发现,在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后,肿瘤内部水分子弥散运动在早期就发生了明显变化,ADC值有希望作为DWI上特异性定量指标来评估肿瘤化疗的早期疗效[10]。迄今,ADC值与预后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较少[11],且为小样本研究。当前,对于ADC值能否作为晚期NSCLC患者早期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的指标尚存在争议[12]。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弥散加权磁共振检查,动态观察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后病灶水分子弥散运动的变化,定量分析化疗前后肿瘤ADC值及最大径、最小径的变化率,同时结合治疗前ADC值,分析其与血清癌胚抗原(cancer embryo antigen,CEA)、组织中的Ki67、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1,TTF-1)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多种预后相关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性,探讨ADC值作为晚期NSCLC患者早期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指标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肺癌化疗早期疗效监测及预后分析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按照入组标准纳入研究对象,分别在化疗前、第1周期及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行DWI检查,测量目标病灶的ADC值、最大径及最小径,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2],以肿瘤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相对于治疗前肿瘤直径的变化为标准,把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和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定义为化疗有效组,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为化疗无效组。分别比较化疗有效组及无效组治疗前后的ADC值、ADC值变化率、最大径和最小径变化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第二部分: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间就诊于西南医院,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NSCLC患者,对入选者在诊断后1周以内行DWI检查,并对其临床特点(如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分期等)、血清CEA水平、病理切片中组织的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比较ADC值与血清CEA、组织中Ki67、TTF-1、EGFR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ADC值与上述不同预后分子生物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入组患者基本情况共入组NSCLC患者21例,其中鳞癌7例,腺癌14例。按RECIST1.1标准,有效组共6人,均为PR,无效组共15人,其中SD有11人,PD有4人。两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分期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NSCLC患者化疗前、后的ADC值的变化2.1化疗前,有效组ADC值为1.03±0.13×10-3 mm2/s、无效组ADC值为1.07±0.18×10-3 mm2/s,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30,p=0.602)。2.2在第1周期和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有效组及无效组两组之间的ADC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t=-2.442,p=0.025;t=-3.757,p=0.001),且有效组ADC值明显高于无效组。2.3与化疗前及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的ADC值相比,有效组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ADC值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F=4.812,P<0.05);而无效组在化疗前后ADC值之间并没有统计学差异(F=0.299,p>0.05)。3.NSCLC患者化疗后的ADC值变化率、最大径及最小径的变化率的比较3.1在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有效组及无效组的最大径及最小径的变化率并无统计学差异(t=-1.736,p=0.099;t=-0.812,p=0.427),但有效组的ADC值变化率明显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0,p=0.040)。3.2在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两组的最大径、最小径变化率及ADC值变化率均有明显的差异,有效组变化率均高于无效组(t=-4.368,p=0.000;t=-3.003,p=0.007;t=-2.922,p=0.009)。4.NSCLC患者化疗后ADC值变化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4.1在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ADC值变化率的ROC曲线中,以ADC值升高程度不低于11.80%作为评判化疗是否有效的标准时,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67%。4.2在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ADC值变化率的ROC曲线中,其中以ADC值升高程度不低于24.78%作为评价指标时,诊断化疗是否有效的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93%。4.3以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ADC值变化率评估化疗疗效优于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AUC=0.822 vs AUC=0.722)。第二部分:1.入组患者基本情况共纳入NSCLC患者3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8例;鳞癌17例,腺癌22例;病理分期为Ⅰ期的有2例,Ⅱ的有4例,Ⅲ和Ⅳ期分别为19、14例。ADC值在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及分期的NSCLC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0)。2.NSCLC患者ADC值与分子生物学预后指标表达水平的差异比较ADC值在不同血清CEA、组织中Ki67、TTF-1、EGFR表达水平的患者中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低血清CEA水平的患者ADC值较高,较高血清CEA水平的患者ADC值则偏低(P<0.01);Ki67<10%的患者ADC值较高,Ki67>10%的患者ADC值较低(P<0.01);TTF-1阴性的患者ADC值较高,TTF-1阳性的ADC值较低(P<0.01);EGFR突变型患者的ADC值比野生型低(P=0.01)。3.NSCLC患者ADC值与预后分子生物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ADC值与血清CEA、组织中Ki67、TTF-1、EGFR均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P=0.01;r=-0.58,P=0.01;r=-0.47,P=0.003;r=-0.40,P=0.012)。结论:1.NSCLC患者化疗前、后ADC值变化与化疗疗效相关,ADC值增高常提示化疗有效。2.ADC值变化率可作为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早期化疗疗效监测治疗指标,ADC值变化率、最大径及最小径的变化率,均可作为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化疗疗效监测治疗指标。提示DWI可能成为NSCLC患者化疗早期疗效新的评估方法。3.ADC值与NSCLC患者的预后分子生物学指标血清CEA、组织中Ki67、TTF-1、EGFR之间均存在负相关。提示ADC值可能成为N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DWI在NSCLC患者预后评估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内容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具体分析了多种学科与语文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意义,
<正>膝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关节软骨损伤及进行性消失、骨质增生为特点,可见膝关节疼痛、肿胀,甚至畸形。据流行病学调查,骨关节炎患者约占总人口8%,而5
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图书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这也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托于丰富的数字资源,数字图书馆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正> 格斗动作游戏以其火爆的场面、令人眼花瞭乱的精彩动作吸引了众多的游戏发烧友,成为现代电脑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侠郭靖、浪子令狐冲、捣蛋鬼韦小宝等脍炙人口的文学
选取5组天然波和2组人工波,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某地铁上盖物业超限高层进行分析,研究整体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地震损伤破坏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结构及相关构
针对动态环境下无人机航迹规划对时效性、可行性和最优性的需求,将稀疏A~*搜索(sparse A~*search,SAS)算法嵌入到即时修复式架构,并在航迹迭代改善过程中引入双排序准则、存
应时代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全面建构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及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如
着重介绍了铝合金特种石膏型熔模精密铸造的基本原理和特种石膏型混合料、模料等材质的主要配方,阐述了石膏型混合料性能的变化规律和石膏型熔模精密铸造工艺的特点等。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啤酒瓶盖内衬垫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含量的方法。通过改变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检测的色谱条件,以保留时间来定性,外标法来定量,对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