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领域若干专业术语的误解、更正与案例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h8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外贸企业从业人员在国际贸易流程中存在的各种不标准、不规范操作问题日益凸显。2010年12月15日商务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因外贸标准化与规范化不足造成的实际损失额超过1万亿元。其中,对外贸实务单证领域专业术语的误解和误用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shipped on board”为例,国内目前普遍误解为“已装船”,其实“shipped onboard”应该指“已装到运输工具上”,包括但并非仅指“已装船”。《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中指出若采取FOB(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装运港船上交货,必须注明FOB Vessel字样,比如,FOB Vessel NewYork指纽约港船上交货,而FOB NewYork则指纽约市内陆运输工具上交货。也就是说,在美国“on board”指各种运输工具上,有力地证明了“shipped on board”不仅仅指“已装船”。在我国,由于对“shipped on board”的狭义理解,造成不少外贸企业在提交包含前程运输的已装运提单时,误以为提单预先印就的“shipped on board”字样可以证明货物已装船而没有要求单独的装船批注,最终导致提单不符,造成损失。这是因为UCP600要求提单注明装运港和具名船只,而在含有前程运输时,“shipped on board”的字样既可以指货物装上船,也可以指货物装上前程运输工具,这样审单员便无法通过“shipped on board”字样确认货物已装船。因此,必须通过装船批注注明货物在信用证规定的装货港装上具名船只。如果理解“shippedon board”指装上任何运输工具上的话,那么外贸企业在提交含有前程运输的已装运提单时,自然会要求装船批注,损失也就可以避免。   为此,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精确解读若干重要而易混淆的国际贸易实务单证领域专业术语,更正误解,不仅在理论层面对国际贸易标准化问题进行较为创新性的研究,更在实务层面上为外贸企业从业人员提供相关参考,避免从业人员因对这些专业术语的误解而造成不必要损失。
其他文献
资源配置扭曲是现实中常见的现象,也是解释各国生产力不同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产品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程度更大,资源配置扭曲更加显著。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也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中国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生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要么就是为了拓宽购销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国际化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在国际金融形势好转
俄罗斯与德国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双方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贸合作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中能源合作具有战略性意义。虽然俄
在实践中,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城市化所面临自然资源质量约束越加凸显,即自然资源禀赋过于优越反而延缓城市化进程,因此,需要对这种悖论现象予以特别关注;在理论上,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