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污泥的处理和处置过程中,污泥脱水是污泥固体资源化和处理处置所必需的工艺过程,是降低污泥含水率的一个关键性步骤。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污泥脱水方法是机械脱水。但其存在着脱水时间偏长,机器庞大,脱水后的泥饼含水率高及在脱水前必须添加高分子絮凝剂的问题。为此,本研究试图探索一种利用毛细吸附脱水的方法,以期为污泥脱水提供新的参考。论文首先对吸附材料进行了特性研究,进一步设计了连续吸附再生脱水机进行了连续脱水实验,并对脱水前的污泥用超声波协同絮凝剂调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实验明确了特制的聚乙烯醇材料具有亲水性强,吸水脱水性能佳的特性,且能高效率地截留固体颗粒;孔隙堵塞少,能保持稳定的过滤速度;有较好的滤饼剥离性;有较高的抗拉性、耐膨润性及耐腐蚀性。该材料卸饼率为83.1%,且卸饼率和泥饼水分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泥饼水分越高,卸饼率越大;实际再生效率为92.16%。超声波与PAM联合作用处理剩余活性污泥,可以降低污泥比阻(SRF)值,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与无超声作用相比,在PAM的投加量降低了0.2%的情况下,污泥滤饼含水率还可降低2%。实验得出最佳调质条件为:采用0.15W/mL的声强,超声处理40S左右,再投加0.4%的PAM,可使污泥比阻由443×1010m/kg下降到23.4×1010m/kg。连续吸附与再生的脱水模拟机械所选用的吸附脱水材料由于其孔隙的毛细凝聚作用,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当与污泥槽内的污泥接触时,污泥中的水分便被滤布吸收,污泥则浓集在滤布表面。随着转鼓和剥离带的旋转,浓集的污泥在转鼓与剥离带之间被挤压(压力可以调节),含水率进一步降低。吸附脱水材料中的水分由压液辊压出,同时带出部分滞留在吸附脱水材料中的污泥颗粒。因此该脱水机可以连续运转。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泥含水率平均为98%,絮凝剂平均投加量为0.4%的条件下,可以得到泥饼含水率83.2%,固体回收率91%的脱水效果。污泥含水率对脱水过程的影响较大,在进泥含水率升高的情况下,泥饼含水率降低,脱水机固体回收率升高,脱水机得到更好的脱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