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血管病是我国危害中老年健康的一种多发疾病,包括脑出血与脑梗死。脑梗死多以60岁以上人群发病居多,脑出血多以60岁以下人群发病居多。病因可分为血管壁病变、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他病因。发病后存活的患者很少一部分能恢复到生活自理,约70%的患者都会遗留一些症状,如认知障碍、交流障碍、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等。多数卒中后患者合并上述一种或多种功能缺失,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以至于很难再回归社会。所以脑卒中后进行康复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充分提高患者的残存功能,尽可能达到生活自理,减轻家人负担。行走是患者最迫切达到的能力,也是摆脱轮椅、回归生活的先决条件,因此下肢功能的恢复无疑是对患者最大的激励。在临床工作中,运动想象疗法作为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方法被越来越重视,其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受到患者的认可,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使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30例、生物反馈组(B)30例和联合治疗组(C)3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假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及假运动想象疗法;B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及假运动想象疗法,C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行运动想象疗法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患者采用Brunnstrom分级量表(下肢部分)、简化Fugl-Meyer量表(简称FMA)下肢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MBI),Berg平衡量表(BBS)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对各组患者进行功能评定,另外采用抽签法每组随机选10例患者于治疗前后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检查观察病灶区血流灌注(rCBF)的变化情况作为康复疗效的参考。结果:Brunnstrom分级(下肢部分):治疗前,对照组患者下肢的Brunnstrom分级Ⅰ~Ⅵ级人数分别为8、12、7、3、0、0人;生物反馈组患者下肢的Brunnstrom分级Ⅰ~Ⅵ级人数分别为14、8、8、0、0、0人;联合治疗组患者下肢的Brunnstrom分级Ⅰ~Ⅵ级人数分别为12、4、9、5、0、0人。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下肢的Brunnstrom分级Ⅰ~Ⅵ级人数分别为4、11、9、5、1、0人;生物反馈组患者下肢的Brunnstrom分级Ⅰ~Ⅵ级人数分别为3、4、5、10、8、0人;联合治疗组患者下肢的Brunnstrom分级Ⅰ~Ⅵ级人数分别为0、2、3、7、18、0人。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步行能力0~5级人数分别为16、13、1、0、0、0人;生物反馈组患者步行能力0~5级人数分别为17、9、4、0、0、0人;联合治疗组患者步行能力0~5级人数分别为15、11、4、0、0、0人。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步行能力0~5级人数分别为9、14、7、0、0、0人;生物反馈组患者步行能力0~5级人数分别为4、8、12、6、0、0人;联合治疗组患者步行能力0~5级人数分别为0、3、9、12、6、0人。FMA下肢部分评分情况:治疗4周后,对照组由9.93±2.56分增加到13.13±3.63分,生物反馈组由10.70±2.76分增加到15.30±3.56分,联合治疗组由9.80±3.21分增加到22.33±4.04分。Berg平衡评分:治疗4周后,对照组由18.90±5.18分增加到23.40±6.59分,生物反馈组由19.63±5.86分增加到27.73±6.83分,联合治疗组由18.20±5.92分增加到32.77±7.19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4周后,对照组由23.57±7.40分增加到27.23±6.32分,生物反馈组由25.97±7.57分增加到33.43±9.22分,联合治疗组由25.47±7.57分增加到41.37±9.50分。SPECT检查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灶灌注改变:无变化的人数为6人,有填充变化的人数为3人,有显著填充变化的人数为1人;生物反馈组治疗前后的病灶灌注改变:无变化的人数为4人,有填充变化的人数为5人,有显著填充变化的人数为1人;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病灶灌注改变:无变化的人数为1人,有填充变化的人数为2人,有显著填充变化的人数为7人。治疗前3组患者Brunnstrom分级(下肢部分)、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BBS、MBI及FMA下肢部分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生物反馈组上述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上述各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及生物反馈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3组患者上述5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还显示,3组所抽选患者病灶血流填充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生物反馈组与对照组的病灶填充变化人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病灶填充变化人数与对照组、生物反馈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下肢Brunnstrom分级、Holden步行能力分级、Berg平衡能力评分、FMA下肢部分评分和MB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生物反馈组。这表明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提高更有效。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所抽选患者病灶区脑血流灌注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联合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显著,与肢体功能恢复程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