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因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在农药管理措施上主要通过农药登记后再评价对危害较大的农药进行限制或禁止,并且我国还尚未发布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已有的一些科研方法也只是针对农药有效成分进行筛选排序,没有考虑到农药本质上是包括农药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筛选方法单一,主观性或客观性较强。本研究为掌握农药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的潜在环境风险,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基于我国已取得登记的化学农药和拟限制使用的农药助剂,采用了数据库检索法建立了包含475种农药有效成分和75种农药助剂的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初筛名单;采用了文献调研法、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检索法和计算毒理模型预测法,收集整理到550种物质17项指标共计9350条数据。分析了国外优先管控化学物质筛选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情况,建立了一套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筛选方法,该筛选方法体系采用分级筛选模式,第一级通过“直通车”法将我国已采取管控措施的农药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直接纳入到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候选名单,第二级采用标量法中的综合评分法和向量法中的Copeland法进行组合筛选优先控制农药有效成分,采用标量法中的SVHC法和向量法中的Copeland法进行组合筛选优先控制农药助剂,通过组合评价方法筛选出潜在环境风险较高的物质纳入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候选名单,第三级对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候选名单中物质进行可控性、可操作性等可行性分析,建立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本套筛选技术方法避免了使用单一筛选方法的片面性。应用此筛选方法,建立了包含15种物质的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提出将毒死蜱、克百威、乐果、甲草胺、百菌清、氯氰菊酯、氟乐灵、敌草隆8种农药有效成分和四氯乙烯、氯苯、三氯乙烯、苯胺、二氯甲烷、二甲苯、苯7种农药助剂纳入优先管控范围,通过与国外有毒有害物质管控名录对比,验证了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组合评价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期为我国农田面源精细化环境管理提供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