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Hausmann首次提出了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概念,这一概念为各国对外贸易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该领域的研究初期,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测度方法的构建上,后来逐渐转移到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变迁动因上。由于研究时间仍然较短,学术界尚未构建单因素影响特定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机理分析框架,这使得实证研究在缺少理论基础的情况下难以被广泛认可。众所周知,高技术产业是一类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投入的产业。因此,研究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机理较研究传统行业更加具有必要性。本文结合出口复杂度的概念,并借鉴黄先海等(2010)研究得出的产业出口复杂度的两大演进动力(经济增长和出口增长推动力),提出了技术创新影响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1995~2011年25省高技术产品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品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出口复杂度存在地区差异,且呈现东中西部逐渐减弱的趋势。此外,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R&D内部经费支出、专利授权数和出口复杂度17年的均值水平都较其他高技术产品的均值水平高。本文结合机理分析和现状分析,预测了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存在着积极的影响,并用实证证明了这一结论。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R&D内部经费支出对各高技术产品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专利授权数对高技术产品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此外,技术创新通过经济增长对医药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作用要小于通过出口增长发挥的作用,通过经济增长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作用要大于通过出口增长的作用,通过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对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作用大小无法确定。基于上述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高技术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资金,加强对跨国企业的学习,为企业员工提供更良好的工作环境;各地方政府制定更加完善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营造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