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实践探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ch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目前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所处的阶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三个模式,着重引出较为普遍适用并具有推广价值的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造。接着,描述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造的三个模式,并以江东区为实例重点介绍农村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具体操作。分析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式和经验:一是分步实施改革,即第一步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第二步再进行公司化改造。二是每一步的改革尽量到位,如参照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管理模式、不设集体股、股权实施相对静态管理。三是注重公平,兼顾效率。在股权设置上,取消集体股,设置了“人口股”和“农龄股”,既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又充分体现了按需分配的原则。四是注重民主,确保平稳。   对于改造后的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没有相应的配套法律和产权改革不彻底;提出以公司化为改革目标的下一步改革措施。   本文最后还提及社区股份合作制的退出机制,是对这一制度公司化改造方向之外的另一条路径的粗浅描述,使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实践和理论上的具备完整性。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通过对服务型电子政府建设、以及服务型电子政府对传统政府的冲击和反叛的考察,剖析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行政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对服务型电子政府实践的知识影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证券市场国际化、自由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证券公司金融创新活动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普遍加强了对证券公司的风险监管。从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现状来
本文阐述了信贷配给的含义,综述了信贷配给的相关文献,并对信贷配给理论的发展作了一个回顾;描述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现象,说明了在行政管制的缝隙中逐渐生长
本文介绍了房地产金融风险有哪些,然后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给出了房地产金融风险和形成机制的大体轮廓;首先介绍了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概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