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作下水稻土重金属形态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g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三废”的排放、以及化肥和农药不合理使用等,我国农田土壤环境日益恶化,有关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研究已越来越受到科学工作者的关注。稻—麦轮作制,是我国南方稻田中典型的水旱轮作制度,但有关该种植制度下土壤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运移和累积特征却很少涉及。为此,本文在分析成都平原核心区土壤重金属(Cd、Cr、Pb、Cu、Zn)全量、各形态含量及相应点位种植的稻麦籽粒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空间插值及线性回归方程的模拟,研究了土壤Cd、Cr、Pb、Cu、Zn全量的空间分布状况、各形态重金属含量统计特征,以及稻麦籽粒对重金属各形态的累积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不同重金属形态与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关系以及对稻—麦籽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都平原稻麦轮作下土壤重金属(Cd、Cr、Pb、Cu、Zn)中,Cr含量最高,Cd含量最低,变异系数较大的分别是Cd、Pb和Cr,Cu和Zn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除Cd外,其余4种重金属均以残渣态含量最高(占70%以上),可交换态含量最低(占5%以下);土壤中Cd各形态分布较为均匀,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占32.12%)为主。若以活性态(非残渣态含量)而论,Cd的活性最高,Cr的活性最低,各重金属元素的活性大小顺序为:Cd>Pb>Zn>Cu>Cr。不同重金属在稻—麦籽粒中的累积效应不同,5种重金属中累积效应最为明显的是Pb和Cd,Pb在稻麦籽粒中的超标率分别为17.40%(小麦)和10.90%(水稻),Cd分别为14.71%(小麦)和8.70%(水稻)。综合分析不同重金属在稻—麦籽粒中的累积和土壤中重金属各形态含量分布特征可以看出,旱作(小麦)比水作(水稻)更容易吸收累积重金属,且土壤中活性态含量占全量的比率越小,其水旱轮作的累积效应差异越大。土壤重金属各形态含量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且因元素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影响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含量的主要理化性质为土壤pH和有机质,而容重、中细粉粒和CEC对个别的元素有一定的影响;影响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重金属含量的因素主要是有机质和容重,而pH、CEC、粘粒、砂粒等对部分元素有一定的影响。总体看来,影响土壤活性态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土壤理化因子是有机质、pH和容重,而与土壤吸附特性密切相关的粘粒含量和CEC等对土壤活性形态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弱,只在部分元素上表现出显著的线性关系。除Zn外,稻—麦籽粒重金属含量均能与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各形态间建立显著或极显著线性回归方程。从偏回归系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土壤中重金属各活性形态含量对稻—麦籽粒重金属累积的影响效应差异较大。稻—麦籽粒中Cd含量受到土壤中各活性形态Cd含量的影响均较明显;小麦籽粒Cr含量主要受到可交换态Cr含量的影响,而水稻籽粒Cr含量主要受到碳酸盐结合态Cr含量的影响;可交换态Cu含量对稻—麦籽粒Cu累积的效应最大;稻—麦籽粒Pb含量的累积受土壤各活性态Pb的影响较小且差异不明显。
其他文献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尤其是兼职教师实践能力丰富但教学能力欠缺、而专任教师教学能力强实践能力弱的突出矛盾,借鉴台湾高职教育采取的业
<正>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音乐文化都在自己民间音乐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不断地发展演变着。并且在与其他民族或地区的音乐文化互相交流和彼此影响中,
中国穆斯林人口已达2300多万,主要分布西北五省区。"一普"至"六普"57年间穆斯林人口增长近2倍,属高增长之列。穆斯林人口的特点是人口身体素质好,百岁老人比例高;而人口文化
以无柄灵芝和葡萄果粒为原料,对灵芝葡萄酒液态发酵的控制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设计了灵芝葡萄酒的生产工艺。经灵芝提取液培养基筛选出了5株酿酒酵母,对其进行了酒精、SO
汉代西王母的图像志研究(下)〈美〉简·詹姆斯(JEANMJAMES)贺西林译张敢校山东的西王母在山东西王母发生了变化,在功能上成为两个神或一个具有双重功能的神,既作为人和灵魂慈善的帮助者,同时也
期刊
<正>一、节日报道策划的当前现状特定的节假日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也就产生了特殊的新闻报道形式,即特定节假日的报道策划。例如,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及其报道,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新型工业化的实质是通过经济结构的转化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农业
高校办公室作为学校的基础管理层,在服务学生、保障教学方面至关重要。在社会发展改革的浪潮之下,亟需创新办公室管理理念,顺应时代发展。通过对高校办公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地
随着我国节能发电调度政策的逐步实施,梯级水电站在新的调度方式下如何优化运行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以总蓄能耗用最小为目标,研究了梯级水电站节能运行的短期优化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