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多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及MCAO模型大鼠预后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传统中药-铁皮石斛,其主要成分-铁皮石斛多糖(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DOP)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功能预后的作用,以期为脑卒中的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实验一:新鲜铁皮石斛原球茎经干燥、粉碎后,采用水提醇沉法对其主要成分-铁皮石斛多糖进行提取,应用苯酚-硫酸法对经上述提取的铁皮石斛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实验二: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对提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培养至P3-P4代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鉴定(检测标记物为CD90,CD44,CD34)。将提取的铁皮石斛多糖配制成不同浓度(10,25,50,75,100μg/ml)的铁皮石斛多糖溶液,与P3-P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7天,同时设置对照组;通过RT-PCR(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神经分化相关标记物nestin,MAP2,VEGF-A 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并筛选出最佳浓度;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分化相关标记物Enolase,Thy-1,β-tubullinⅢ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神经分化相关标记物CD24,Thy-1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以评价铁皮石斛多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影响。实验三: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BMSCs组、神经样细胞组。MCAO建模后24h,给予神经样细胞组病灶侧侧脑室定点注射经铁皮石斛多糖诱导后的神经样细胞,BMSCs组给予等量的BMSCs,MCAO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后的第1,4,7,14天对比各组大鼠改良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 Severity Scores,m NSS);第14天,应用脑组织TTC染色、ELISA法分别对比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结果实验一:经检测,铁皮石斛内物质的提取率为17.04%,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89%。实验二:(1)大鼠BMSCs表面CD90的表达率为96.79%,CD44的表达率98.27%,CD34的表达率2.64%,证实所提取的细胞即BMSCs。(2)不同浓度铁皮石斛多糖(10,25,50,75,100μg/ml)组nestin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其中25μg/ml组nest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0,50,75,100μg/ml组。mRNA(MAP2,VEGF-A)表达趋势与nestin mRNA的表达一致。这表明铁皮石斛多糖具有增强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作用,并且25μg/ml是最佳浓度。后续实验即以最佳浓度25μg/ml开展。(3)Western blot和荧光染色结果显示Enolase,Thy-1,β-tubullinⅢ,CD24在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铁皮石斛多糖组均呈现依次递增趋势。实验三:m NSS结果显示神经样细胞组在定点注射后第4,7,14天均较MCAO模型组明显减少,第14天时,神经样细胞组m NSS明显小于BMSCs组。TTC染色结果显示MCAO模型建立后,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加,定点注射后,BMSCs组和神经样细胞组脑梗死体积均较MCAO模型组明显减小,且神经样细胞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BMSCs组。ELISA结果显示MCAO模型建立后,三种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定点注射后,BMSCs组和神经样细胞组三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均较MCAO模型组显著降低,且神经样细胞组三种炎症因子的水平均明显低于BMSCs组。结论1.铁皮石斛多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具有促进作用,且最佳的作用浓度为25μg/ml。2.经铁皮石斛多糖诱导后的神经样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模型鼠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贺兰山岩画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风化问题日益突出,岩画受损严重,亟待保护。本研究在对贺兰山岩画载体砂岩进行基础物理、力学试验的同时进行了声发射的试验研究,以便更好地描述岩石的损伤过程。首先进行了岩样的孔隙率与块体密度相关性的检验,在此基础上对岩样进行了超声波测速和剔除、分类,保证后续试验的可靠性。而后进行了劈裂试验、直剪试验、单轴及三轴试验。实验得出,单轴与三轴试验均有较为明显的压密阶段、弹性阶段
目的描述孕期双酚A(bisphenol A,BPA)暴露、妊娠相关焦虑以及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异常的分布特征,探究孕期BPA暴露、妊娠相关焦虑以及两者联合暴露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异常之间
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两种疾病形式,是一组原因不明的慢性消化道非特
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TBC)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高温部件的表面温度,保护发动机高温部件,是当今燃气轮机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广泛应用的热障涂层材料是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YSZ)材料,其拥有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高、抗热冲击性能好等优点,但YSZ在1473K以上发生烧结使涂层失效,因此,寻找高性能热障涂层材料成为研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专性胞内寄生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可以导致人畜共患的弓形虫病。弓形虫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疾病。在我国,弓形
西藏羌塘盆地改则地区下石炭统日湾茶卡组富产四射珊瑚化石。本文系统描述了采自改则县冈玛错以南地区日湾茶卡组四射珊瑚化石8属15种(包括3个相似种,5个未定种),分别为:Arachnolasma aichiapinense Fan,Arachnolasma chabugense Fan,Arachnolasma sp.indet 1,Arachnolasma sp.indet 2,Axophyllum
W UMa型相接双星得益于其与众不同的几何结构,出现掩食现象的概率很高,便于我们进行观测,从而获得掩食数据也较为容易。在过去几十年间,随着光电测光、CCD测光技术日益精进并且此类测光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观测研究中,帮助人们获取一系列的观测数据资料,为研究W UMa型相接双星结构、演化等奠定了基础。1.利用国家天文台兴隆站观测得到LO Andromedae的BVR波段CCD测光数据,从中提取出两个新的光
类星体(QSOs)是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简称AGN)中亮度最大的一类,光变是AGN最为普遍的现象,从X射线到射电波段都有光变,光变时标从几分钟到几年不等。目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估算活动星系核的中心黑洞质量,在这些方法中,反响映射法(Reverberation Mapping,简称RM)是较可靠的方法。基于包括849个源的这个SDSS-RM类星体样本,为了对比光
在通信系统中,用编码技术来提高数字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为了满足人们对数字系统的要求,进而对新编码方案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轨道码和LDPC码的新编码方案,研究的目的是获得性能好的轨道码和LDPC码.本文首先给出了子空间码的并运算和积运算;基于置换群的次轨道和群的直和,构造了参数更优的轨道码,给出了一个扩频码的例子;获得了一个等距轨道码的条件;基于有限域上的本原多项式的伴侣矩阵构造了非循
随着图像处理、神经元网络与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智慧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将医学影像处理技术与深度学习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