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邦对音乐体裁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创作的二十一首夜曲是对夜曲体裁的发展和革新。肖邦的夜曲已不仅仅局限在“夜”的氛围内,甚至在其大型体裁乐曲中都能看到夜曲的影子。肖邦夜曲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它成为西方浪漫主义音乐中最具典型性的音乐体裁。夜曲在肖邦的手上达到了顶峰。
1942年,斯特拉文斯基在哈佛大学讲座上首次提及“音乐诗学”。音乐诗学阐述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艺术以强调秩序和规矩为主旨,艺术的本质不是暴力性的“革命”,而是建设性的创新。在本文中笔者运用音乐诗学理论,从作曲家如何体现其音乐创作性这个角度入手,对肖邦夜曲的音乐基本构成要素进行较为细致的音乐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从感性和理性上对肖邦夜曲的风格特征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
首先,介绍夜曲的历史发展脉络,考察夜曲的演变过程。介绍肖邦夜曲历史背景与整体风格特征。
在旋律要素分析中,运用音乐诗学理论阐述了肖邦夜曲综合性的旋律:肖邦夜曲的旋律不仅具有声乐化特征,器乐化特征,宣叙性特征。其中的器乐性与声乐性因素还进行了交织与融合。
在和声要素分析中,运用音乐诗学理论阐述了夜曲和声的三个特点,首先是与波兰民间音乐的密切联系,其次是具有古典主义艺术的严整的逻辑性与深刻的艺术根据。最后是具有浪漫主义音乐特有的丰富和大胆。通过分析这三个特点,来进一步了解和声的总体风格特征。
在结构分析中,结合音乐诗学理论,首先分析了夜曲的总体结构布局,然后分析了各式种类曲式结构的具体例子。通过这样的分析,对肖邦夜曲的结构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在节奏要素分析中,结合音乐诗学理论,对夜曲中的不均等节奏和自由速度(rubato)作了分析。通过分析,对肖邦夜曲节奏的创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总之,肖邦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夜曲音乐语言风格特征,为夜曲体裁的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