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下离退休群体对子女单位性质选择的影响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双轨制”下离退休群体对子女单位性质选择的影响。在我国所特有的“双轨制”背景下,研究父代的单位性质差异对子女单位性质选择的影响,能够反映出中国现实中存在的代际职业流动现象。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定位在城镇离退休群体及其子女,综合离退休群体的单位性质差异及相关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父代的单位性质对子女单位性质选择的影响。当离退休群体渡过一生的职业生涯后,子女可能依据父代的职业选择经验对自身的职业选择进行再判断,而子女单位性质的选择从本质上来看是职业选择范畴的细化。本文的单位性质概念是基于研究的“双轨制”背景下进行的划分,将国有事业和党政机关划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剩余类别划分为非机关事业单位。所研究的内容实际上是代际职业流动现象在子女单位性质选择的现实表现。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代际职业流动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父代的职业对子女择业选择的影响,但是很少有学者将研究对象定位在“双轨制”背景下的离退休群体中,尤其是从代际职业流动角度对子女单位性质选择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代际职业流动的问题进行延伸,并结合我国所特有的“双轨制”背景,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在现实中对当今子女职业选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双轨制”背景下的单位性质差异实际上是一种体制的差异,当父代结束职业生涯后,因父代的单位性质存在差异,子女会对这种差异进行横纵向分析,从而会对子女单位性质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库(CGSS)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算出“双轨制”下机关事业单位和非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群体的年均退休金、年均生活净值和退休金替代率数值,来阐述两种单位性质存在的体制和群体权益差距。数据分析显示,在2006年国家增调退休金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群体年均退休金开始明显高于非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群体年均退休金,尽管两个群体年均增幅几乎持平,但由于初始离退休节点的退休金基数差距较大,在考虑时间的复利指数效应后,相同的增幅在多年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群体退休金将远远高于非机关事业单位;在年均生活净值上,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群体在2008年后明显上升,非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群体明显下降;在退休金替代率上,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在80%左右,并有上升趋势,而非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群体退休金替代率约在60%左右,并出现逐年波动下降的趋势。根据此描述性分析,可以看出,离退休群体的退休金差异扩大了机关事业单位和非机关事业单位的体制差距,而子女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会根据这种体制差异改变自身预期的职业选择和收入,影响子女的单位性质选择。实证分析中,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混合面板回归分析,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父代的单位性质为机关事业单位,子女的单位性质也会选择机关事业单位,我国子女在单位性质选择上,更多表现为风险厌恶型,存在代际间单位性质选择上的路径依赖。同时,父代亲属不论为父亲还是母亲,只要两者一方的单位性质为机关事业单位,都会对子女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的单位性质产生影响,其中父亲影响程度略高于母亲。这种原生家庭父代成员间的代际单位性质影响,甚至强于子女自身因素对单位性质选择的影响。同时,“双轨制”的制度差异会影响子女对职业的预期收入,这一预期收入是影响子女单位性质选择的中间机制,整体的传导机制为父代单位性质存在的制度差异影响子女的预期职业收入,继而影响子女单位性质的选择。二是与“双轨制”相关的政策改革会影响子女对单位性质的选择。表现为本文分样本回归中,在2006年退休金的发放环节发生改革后,离退休群体间退休金差距的扩大,导致“双轨制”的制度差异扩大,子女选择体制内的单位性质由非正向性转为正向性,说明退休金发放的改革加大了两种单位性质的制度差异,使两类群体的权益差距拉大,改变了子女单位性质选择的方向。三是政治经济发展程度会影响代际单位性质的选择,以政治为中心的北方省份,子女在单位性质选择上,更倾向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的单位性质;而经济更为发达的南方省份,子女选择非机关事业单位的概率要高于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的单位性质。综上,本文首先阐述了关于“双轨制”下离退休群体对子女职业选择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与不足点,通过梳理相关国内外文献,将“双轨制”、离退休群体退休金替代率、子女职业选择的相关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将这四个方面进行合理整合,以此把握文章的总体研究方向。其次,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机关事业单位和非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群体的年均退休金、年均生活净值和退休金替代率差异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阐述机关与非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群体间的体制与权益差距。最后,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3年和2015年的调查数据,对父亲样本进行基础回归,引入预期收入作为中间机制进行机制分析,再通过分样本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验证结论的可靠性,从而解释父代的单位性质对子女单位性质选择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该问题,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代际职业流动提出有借鉴意义的建议,同时有助于解决对我国因收入不平等和社会阶层分化而导致的权益不对等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基于构建国际法本土性理论的强烈需求、国际法本身的局限性、善意原则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相脱节的尴尬现状三方面,以南海仲裁案为基点,对该案中违背善意原则的表现、动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PL)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连续流产,其原因涉及多种方面,且有近一半的病例原因不明。研究表明母胎界面的免疫微环境紊乱可能与该疾病的发生有关,因为在妊娠过程中,维持母胎界面的蜕膜免疫微环境的相对稳定对于妊娠成功至关重要。尽管已经有一些研究阐述了在正常妊娠状态下的蜕膜免疫细胞图谱,并鉴定出了该状态下不同蜕膜免疫细胞亚群,我们仍不清楚复发性流产
学位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与全球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来华参加贸易展销会,采购中国商品、参
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此保障公民司法知情权、参与权以及监督权的实现,也为人民法院不断深化司法公开指明了方向。为践行落实司法公开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已积极创建“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司法公开平台。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司法公开不足以及司法公开形式化等问题。而其中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
1950年1月《人民文学》刊载了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它的发表让读者们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题材、新故事、新人物,引起了轰动效应。这为萧也牧赢得了声誉,同时也迎来了被批判的命运。《我们夫妇之间》,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远远算不上优秀,但它的档案文献价值却不可低估。它显示了建国之初艺术家们进行的新尝试。其发表之后从被热捧到接受批判的经历显示出意识形态对于文学规范的细化,新文化体制的运作威力,以及新中国初期
研究目的:目前临床上被应用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有很多种,但绝大多数药物在治疗白血病的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反应和耐药性,久而久之,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有研究表明,某些来源于生物体内的天然短肽具有抗菌,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作用。本研究根据天然日本刺沙蚕体内丝氨酸蛋白酶活性肽氨基酸序列测定和数据库对比分析结果,合成分子量只有12Kb的短肽,通过研究合成肽对K562细胞、Nalm
新闻编译这个术语,表明的正是翻译与编辑两者的关系。新闻编译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不同语境之间的意义转换,在本报告中具体体现为从中文报纸的新闻生产语境到Shenzhen Daily外国读者的接受语境。本报告中的语料和分析数据来自于笔者在深圳报业集团旗下Shenzhen Daily英文报实习期间(2019年7月22日至8月22日)编译的38篇新闻稿件和对应的中文报道。本报告基于对深圳本地报纸刊登的中文新闻稿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hysteroscopic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TCRE)后放置曼月乐(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患者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就诊于宁夏回族自治
氨基糖苷类药物是一类作用于细菌核糖体,抑制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由于这类药物具有高效、广谱、优良的药物动力学特性以及与其他抗菌药物有协同作用等特点,而成为抗革兰
目的:造血细胞移植是许多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选择。由于HLA相合同胞供体的缺乏和HLA相合无血缘供体招募的费用昂贵,HLA单倍体亲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在临床上广为应用。然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大多发生在老年人群,相应的,移植供体和受体年龄都较大。供体造血细胞功能对造血细胞移植的预后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于如何改善老年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