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媒体在演艺名人失范报道中的社会角度差异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娱乐新闻相关报道的快速发展,娱乐新闻中对与演艺名人的失范报道也日益增多。但诸如谢东、满文军吸毒,郭德纲代理假广告、周杰撞人逃逸等事件发生后,媒体虽然有所报道,但都只关注其娱乐性而忽视了其带来的社会影响。部分新闻甚至是草率带过,造成了演艺名人行事没有约束等恶劣影响。而相较之下,日本媒体遇到演艺名人发生失范行为时的报道较为正规严谨,其严格的报道方式和新闻构建手法很好地制约了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本文希望借助社会角色理论,并通过对比中日媒体对演艺名人失范报道的不同,来研究两国新闻媒体社会角色的差异。目前国内新闻学界、理论界对于娱乐新闻中针对演艺名人的失范报道的研究很少且,且较为凌乱,使用社会角色论来研究新闻媒体的论文更是几乎为空白。   针对于此,本研究选取中日两位演艺名人的失范事件为研究案例,并在中日各选择3家报纸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从两国相关报道的差异入手,结合社会角色论的三阶段说,即角色期望、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两国媒体社会角色的差异,并对我国的相关报道提出可行建议。   本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这中日两国6家报纸在基本信息、来源、新闻语言类型等统计量上进行了分析,并与事件发生时段等维度之间使用交叉分析统计方法。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得出这两国新闻媒体在演艺名人失范报道中的特色和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研究的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总结。   最后,提出本研究过程的两点不足:研究媒体形式较为单一,研究考察范围较小。通过本研究,旨在能够提供前车之鉴,抛砖引玉,以便后来的研究者们能够做出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其他文献
选择液化石油气加氧气为气相起爆系统新型混合气源,对其在细长管道内传爆性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气源在内径3mm长度500m的细长塑料管道内,经激爆形成的爆轰波传爆可靠,
提出了岩石爆破破碎过程的分形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确定微差爆破起爆时间,从而建立了微差延期时间优化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以平巷含空孔直眼掏槽微差起爆时间为例进行分析和论
期刊
本研究在情理社会的理论基础之上展开,剖析情理广告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情理广告的内涵进行界定,对情理广告的特点进行概括,提出情理广告的诉求点关键在于诉求关系,旨
因为“9·11”,反恐成为21世纪头一个10年的国际热点话题,由此而引发的反恐报道和学术研究可谓蔚为大观。但整体说来,点面结合、定量与定性并用的连续式研究尚属少数。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