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建筑能耗持续增长,全社会能源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绿色建筑设计是基于我国国情,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执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高大空间公共建筑高度高、体积大、热分层和热羽流现象突出,热舒适性要求高,其能耗的减少对全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南方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新方法与技术协同优化(2016YFC07002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建筑能耗持续增长,全社会能源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绿色建筑设计是基于我国国情,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执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高大空间公共建筑高度高、体积大、热分层和热羽流现象突出,热舒适性要求高,其能耗的减少对全社会能源的节约有着重要作用。南方地区高温高湿,局部夏热冬冷,因地制宜的绿色建筑设计满足了建筑使用者的热舒适要求,也充分利用了地区的环境气候资源。本文总结了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功能运行机制和气流组织模式,结合我国南方地区的环境气候特征,研究南方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原则。其后,基于可持续建筑设计原则、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和被动式建筑设计原则,总结针对地域特征和空间需求的绿色设计策略,研究高大空间公共建筑适应性体形、交互式表皮等关键设计技术。接着,建立起从规划及景观设计、建筑空间设计、建筑界面设计三个层面的南方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导则。规划及景观设计导则从土地使用、规划布局、外部空间、景观与环境四个方面,提出高效复合的土地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规划布局在被动式设计原则的要求下应当与环境气候特征相适应,在地域性设计原则的要求下与城市的空间肌理相协调;外部空间旨在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供可达性好的公共活动空间;景观与环境设计则针对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注重营造舒适的室外微气候。建筑空间设计导则从功能组织、空间布局、流线安排、体形设计四个方面,提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应包含共享化的公共服务功能,为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进行功能整合与统筹规划;空间布局应当基于保温隔热采取热环境分区,结合高大空间促进建筑的自然通风,根据使用模式进行剖面高度形态的设计;流线安排根据公共建筑安全耐久的要求,在满足安全疏散要求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精细设计;体形设计应当注重降低高大空间的能耗,从结构选型与设计、建筑材料与色彩、自然采光与通风技术等方面体现地域性建筑特色。建筑界面设计导则从围护结构、门窗洞口两个方面,提出从材料、形态、构造等方面进行屋面和外墙的保温隔热设计和噪声控制设计;为促进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优化立面通风口设置位置、面积和开启方式。最后,以泸州市世界白酒文化公园和酒文化博物馆的工程示范验证导则的准确性、适用性和系统性,通过设计全过程的把控和建成效果的实测评估,提供反馈信息,完善南方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导则。
其他文献
粘弹性弛豫时间是表征材料粘弹性响应的重要概念,是建立粘弹性模型的关键之一,与物质的微观原子间相互作用直接相关。因此,如何更好地预测和描述粘弹性弛豫时间,对粘弹性计算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粘弹性弛豫时间三种表征方法中,粘弹性特征弛豫时间最符合表征材料粘弹性响应的概念,但需要计算不同频率下物质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计算过程复杂。Maxwell弛豫时间计算简单,但其描述受到Maxwell模型的限
随着社交网络的诞生以及各种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用户将社交网络作为新兴的信息共享平台,并在社交媒体中进行互动和交流,从社交媒体中获取感兴趣信息,关注社会重大事件,表达自身相关态度并发表相关意见。目前,在线社交网络中热点事件的检测研究通常时效性不高,并且对于检测出的事件表达粒度较粗,不便于用户理解热点事件相关信息。在国内,新浪微博是人们感知社会热点事件和参与社会热点事件讨论的重要平台,如何从新浪微博中
机器人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设备,是人工智能应用于工业和制造业的载体。AGV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且在持续快速发展。中央控制系统是AGV集群的大脑,实现运行管理、交通规划控制、任务调度、充电管理等重要功能,是AGV系统柔性化和智能化的关键。目前国内AGV中央控制系统普遍存在难以通用,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定制开发,导致开发低效、稳定性差、难以维护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AGV的应用
现代建筑在改变了城市面貌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环境问题。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采取使建筑能够自适应气候的策略,能够大大降低整体建筑的资源消耗,同时也保证在后续的使用中能够减少运营维护能耗。长三角传统民居的营造和建设有着经济基础的支撑,因此其中所采用的空间策略对居住的舒适度是最为关注的,长年以来自然发展出的营造模式是最符合当地具体的气候环境与居民生活习惯的,这些绿色策略本身又带有传统文脉的属性。对长三角传
居民点众多是我国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的重要特色之一。由于我国人地关系及对风景名胜的历史认知,风景区在划定边界时,诸多居民点不可避免地被划入在内。应运而生的风景区规划在居民社会调控规划中以保护风景资源为本,着力于对风景区内的人口规模、居民点规模形态、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调控要求,同时在游览设施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对居民点的建筑类型和周遭环境用地也做了相关规定。然而,在风景区现实发展的过程中,在
目的:本研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并比较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代谢组学差异,对SSc的代谢轮廓进行初步分析,并依据患者器官受累情况进一步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寻找可用于早期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1)收集30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及30例对照组的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按器官受累情况进一步分
软件无线电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无论是在军事、商业或是航空航海等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SCA(Softwar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软件通信体系架构)规范作为软件无线电系统开发的规范合集,从提出至今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国内对于SCA软件无线电系统的研究更多停留在实现某个组件层面上,少有完整的系统设计实现。国内很多企业在软件无线电系统开发工作上都贡献了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各大高校不断通过外扩与内填甚至重建来增加自身的教学生活空间。在现有高校校园中进行内填式单体建筑创作时,如何延续校园原有建筑风貌是设计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然而,在我国高校建设持续发展的当下,关于如何做到新建建筑与已有建筑之间风貌延续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关于以何种设计策略来应对的研究更是匮乏难寻。本文着眼于现有高校校园新建建筑的设计过程,提出多个影响最终建筑形象效果的关
由于车辆交织、车道数减少以及交通事故等因素,高速公路的局部路段容易形成瓶颈区域,导致行驶速度和通行能力的下降。为了提高路网的运行效率,基于入口匝道调节和主线可变限速的集成控制方法,能够通过优化匝道通过量和主线速度分布,有效缓解瓶颈区的交通拥堵。现有的研究中,传统的集成控制方法受到数学模型的约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车路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