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射血分数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ys0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了解天津市不同射血分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临床特点,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以加深对不同射血分数心衰的认识,利于在该人群中进一步开展心衰控制工作。材料及方法:收集天津市9所三级甲等医院从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以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2173例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射血分数分成:射血分数<40%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射血分数40%-49%为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 EF)和射血分数≥50%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三组。由医务人员使用统一印制的自制调查表《天津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心衰病史及心功能分级、病因及合并症,超声心动和实验室检查,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射血分数病患进行比较。将再入院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血压、既往病史和不良生活生活习惯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1.入组患者中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组924例(42.52%),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组788例(36.26%),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组461例(21.22%)。三组中性别,年龄及收缩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舒张压及NYHA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Fp EF组相比,HFmr EF组和HFr EF组患者中的男性比例要更多(62.44%vs 54.45%,P<0.0176;64.83%vs54.45%,P<0.0176),平均年龄更低(69 vs 75,P<0.05;70 vs 75,P<0.05),收缩压更低(130 vs 136,P<0.05;130 vs 136,P<0.05)。心功能分级比较发现: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三组既往病史的比较中,合并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肺感染,脑血管疾病,贫血,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以及恶性肿瘤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厚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糖尿病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合并症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射血分数的升高,合并冠心病的比例逐渐升高(81.76%vs 87.13%vs 91.96%,P均<0.0176),而扩张型心肌病的比例逐渐降低(9.55%vs 6.75%vs 3.04%,P均<0.0176)。HFmr EF组心律失常的比例低于HFp EF组(44.46%vs 53.48%,P<0.0176)。与HFp EF组相比,HFr EF组和HFmr EF组合并肾功能不全(19.76%vs 27.61%,P<0.0176;21.27%vs 27.61%,P<0.0176),肺感染(28.88%vs 34.35%,P<0.0176;27.01%vs 34.35%,P<0.0176),脑血管疾病(24.97%vs 34.13%,P<0.0176;24.71%vs34.13%,P<0.0176)以及低蛋白血症(9.01%vs 25.00%,P<0.0176;9.68%vs25.00%,P<0.0176)的比例要低。HFp EF组合并高血压(65.22%vs 58.63%,P<0.0176),高脂血症(10.22%vs 5.97%,P<0.0176)以及恶性肿瘤(2.61%vs0.87%,P<0.0176)的比例要高于HFr EF组。在三组不良生活方式的比较中,吸烟和饮酒者所占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r EF组和HFmr EF组吸烟(38.00%vs 30.87%,P<0.0176;39.24%vs 30.87%,P<0.0176)和饮酒(13.25%vs 7.61%,P<0.0176;11.72%vs 7.61%,P<0.0176)的占比明显高于HFp EF组。3.在三组化验结果的比较中,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酸、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以及红细胞总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酐、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血钠、血钾、血糖、血小板以及白细胞总数等化验结果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射血分数的升高,患者的红细胞总数逐渐降低(4.40 vs 4.35 vs 4.06,P均<0.0176)。与HFp EF组相比,HFmr EF组和HFr EF组的白蛋白、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的值更高(P<0.05)。HFr EF组尿酸值要高于其他两组(396 vs 355,P<0.05;396 vs 341,P<0.05)。而HFmr EF组的NT-pro BNP结果则比其他两组低(2948 vs 4168,P<0.05;2948 vs 3466,P<0.05)。4.通过三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比较发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房内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射血分数的增加,左房内径逐渐减小(60 vs 55 vs 49,P均<0.05)。HFr EF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要高于其他两组(43 vs 40,P<0.05;43 vs 40,P<0.05)。5.在三组之间药物使用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利尿剂、洋地黄、钙离子拮抗剂(CCB类)、能量代谢药以及抗凝药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硝酸酯、抗血小板以及重组人脑利钠肽等药物使用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能量代谢药的使用上,HFmr EF组最少,HFp EF组最多;抗凝药物的使用上则刚好相反(P均<0.0176)。HFr EF组和HFmr EF组在ACEI类药物的使用率上要多于HFp EF组(36.58%vs 25.81%,P<0.0176;38.32%vs 25.81%,P<0.0176),而ARB类药物则正好相反(21.75%vs 31.89%,P<0.0176;23.10%vs 31.89%,P<0.0176)。HFr EF组在利尿剂(73.48%vs 67.77%,P<0.0176;73.48%vs 66.81%,P<0.0176),洋地黄(29.44%vs 24.37%,P<0.0176;29.44%vs 23.86%,P<0.0176)的使用上要多于其他两组,CCB类的使用则少于其他两组(17.75%vs 23.48%,P<0.0176;17.75%vs 25.81%,P<0.0176)。三组之间比较,住院天数、住院花费以及药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mr EF组和HFr EF组的住院天数,药费均低于HFp EF组(P<0.05)。而HFmr EF组的住院花费要高于HFr EF组(P<0.05)。6.本研究收集24个月内再次因心衰住院病例共178例(8.19%),死亡26例(1.19%)。三组间再入院人次和死亡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mr EF组和HFr EF组的再入院人次都低于HFp EF组(5.84%vs 15.40%,P<0.0176;6.60%vs 15.40%,P<0.0176)。而HFmr EF组的死亡率低于其他两组(0.38%vs 1.95%,P<0.0176;0.38%vs1.52%,P<0.0176)。7.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射血分数分组、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醛固酮类药物、利尿剂、洋地黄、CCB类药物、能量代谢药、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药物、心肌炎、心律失常、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脂肪肝、肺感染、贫血、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吸烟、NYHA分级、年龄、收缩压、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谷丙转氨酶、肌酐、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血钾以及红细胞总数均与再入院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射血分数分组、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心肌炎、糖尿病、脂肪肝、低蛋白血症、NYHA分级以及红细胞总数是再入院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基线红细胞总数是再入院的保护因素,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再入院的风险降低了0.526倍(1-0.474=0.526),基线红细胞数量越多的患者其发生再入院的风险越低[OR(95%CI):0.586(0.432,0.794)]。而射血分数分组、服用硝酸酯药物进行治疗、合并心肌炎、糖尿病、脂肪肝、低蛋白血症以及NYHA分级是再入院的危险因素。HFp EF组发生再入院的风险是HFmr EF组的2.570倍[OR(95%CI):2.570(1.419,4.654)],服用硝酸酯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发生再入院风险是未服该药患者的1.872倍[OR(95%CI):1.872(1.063,3.296)],合并心肌炎患者发生再入院风险是无心肌炎患者的19.413倍[OR(95%CI):19.413(1.848,203.902)],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再入院风险是无糖尿病患者的1.753倍[OR(95%CI):1.753(1.104,2.782)],合并脂肪肝患者发生再入院风险是无脂肪肝患者的3.561倍[OR(95%CI):3.561(1.409,8.997)],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发生再入院风险是无低蛋白血症患者的1.945倍[OR(95%CI):1.945(1.151,3.286)],NYHAⅣ级的患者发生再入院的风险是NYHAⅡ级患者的4.201倍[OR(95%CI):4.201(1.97,8.959)]。结论:1、与HFp EF组相比,HFmr EF组和HFr EF组患者中的男性比例要更多,年龄更低,收缩压更低。2、与HFp EF组相比,HFr EF组和HFmr EF组合并肾功能不全,肺感染,脑血管疾病以及低蛋白血症的比例要低。3、HFp EF患者的抗心衰药物中多用ARB药物来替代ACEI类药物。4、不同射血分数心衰患者总体预后具有差异。HFp EF再入院次数较高,而HFmr EF死亡率最低。5、射血分数分组、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心肌炎、糖尿病、脂肪肝、低蛋白血症、NYHA分级以及红细胞总数是心衰再入院的主要影响因素。6、HFmrEF归类于一种中间表型,且比起HFpEF更接近于HFrEF。
其他文献
汽车流水线制造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短短一百年,汽车已经迅速成为了大众消费品。2009年以后,全球汽车整车销售每年以约4%的增速增长。在此大背景下,全球汽车保有量(CA
随着非线性负载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电能质量下降及三相不平衡问题接踵而至,依托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谐波检测及治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具有高度模块化、易于扩展和方便提升电压等级等优势,成为APF应用于高压大容量场合的有效途径。而MMC在谐波治理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其具有均一可调的介孔孔径、较大的孔容、高的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有序介孔高分子材料近来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特别的是,由于有序介孔高分子材
随着数码雷管技术的发展,数码雷管的制造工业技术日趋成熟,有效的解决了普通雷管延迟时间精度低、离散性大的问题。同时,目前对数码雷管合理时差的选择研究相对较少。工程中选择延期时间时,主要依靠工程经验和经验公式来选取,缺乏合理的科学依据。本文基于大量的试验振动监测数据,通过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爆破时差对爆破振动波形峰值速度、主振频率和瞬时能量的影响,综合确定最佳时差。首先对爆破振动速度进行预测,虽然萨道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具有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产量和品质是紫花苜蓿育种过程中的主要关注指标,对其产量相关性状和早熟性状进
地球化学方法是系统地研究油气成藏过程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利用这种方法研究油气成藏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把地球化学分析与研究区内各地质要素相结合。本次研究正是着眼于油气
LED室内可见光通信(VLC)技术是无线通信末端数据接入与传输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必须基于已公布的国际、国内标准,深入研究提高传输距离与容量的关键技术。本文在主流协议标准
目的:观察麝香四黄颗粒对于痰热腑实型脑梗塞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新思路,以丰富临床治疗手段,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痰热腑实型脑梗塞后运动性失语病人6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参照《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
榆林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是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主力气田之一。榆37井区位于榆林气田西南部,研究区下古生界马家沟组前期试采表明其开发潜力较好,但基础地质研究开
聚乳酸(PLA)是一种完全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具有可降解、力学强度高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但是,聚乳酸的脆性严重,其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低,这些缺陷极大地限制了聚乳酸的应用。将聚乳酸与橡胶弹性体熔融共混是改善其力学性能十分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多元共混体系可简单高效地获得优异均衡性能的聚乳酸基材料。本论文以可生物质来源的氯醚橡胶(ECO)作为PLA的增韧剂,与一系列柔性生物聚酯协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