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水利用是解决沿海城市和地区淡水资源缺乏的战略选择和根本措施之一."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将"大生活用海水示范工程研究"(编号:2001BA610A-09)列为研究课题之一.该文作为该课题的子课题之一,旨在研究确定最经济有效地去除海水异味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大生活用海水的供水质量.结合国内外对水的异味去除的研究现状,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大生活用海水的异味产生来源及去除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因为导致大生活用海水中产生异味的主要是海水中的藻类、细菌、微生物等,所以该实验选定BOD<,5>、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嗅等作为研究指标.通过方案比较,选用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利用实验手段研究选定的氧化消毒技术对海水异味各指标的去除效果,提出加药量与各指标的去除效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用二氧化氯法和次氯酸钠法处理去除大生活用海水中的异味是可行的,当二氧化氯的投加浓度为3.0mg/L,次氯酸钠的投加浓度达到5.0mg/L时对海水中的大肠菌群、细菌总数、BOD<,5>等就可以达到接近100﹪的去除效果,从而对这些物质引起的水中的异味也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两种方法从经济技术上比较各具自身的特点,次氯酸钠法由于可以通过电解水来制备次氯酸钠,所以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可以就地取材,节省了原料费,尤其适合在沿海地区大、中型规模的海水供水系统中推广应用;二氧化氯法相对来说处理效果较好、用量省,但是制备较复杂,现场发生器目前尚不完善,仅适用于小型水量的处理,如果现场制备的话,原料费和电费是主要运行费用,所以建议仅在小型的海水供水系统中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处理方法可以综合海水供水工程的规模、使用年限、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等进行选择,消毒剂的投加浓度可以综合消毒剂与海水的接触时间、原水水质以及想要达到的处理效果等因素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