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巧、理念到运作——中国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中情景再现的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YIMA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底,中央电视台播出的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在艺术创作和市场开发上都做得比较成功,而该片的重要表现手法--“情景再现”也引起了广大观众和业界人士的共同关注,舆论褒贬不一。回望中国电视纪录片曲折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出,从空洞的“音配画”到-度沦为自然主义的“跟腚派”,我们要避免对某种手段的狭隘理解和运用。我们既要看到情景再现已不是一种被零星使用的补救手段,而成为电视工作者创作中的一种主动与自觉,成为了一种融合了剧情片优势的新的创作理念,但同时也要规避对这种手法的滥用和因此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对情景再现进行及时的理论总结十分必要。 本文将研究论题锁定在中国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主要以《故宫》、《复活的军团》、《1405:郑和下西洋》、《新丝绸之路》、《大国崛起》等大型电视纪录片为样本,讨论情景再现在国内外纪录片中的发展状况,在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中具体的使用与功能,从而得出这一创作技法之所以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进而从创作观念上挖掘情景再现对传统电视纪录片的影响和冲击,并分析其在电视媒介市场化发展的境况下是如何有效运作的。最后,针对情景再现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探讨它的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结合电视媒介的传播特性和传播规律,思索情景再现为发展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所带来的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期刊
高更的艺术生涯中,最辉煌的成果是在塔希提岛时期创造出来的,研究高更这一时期的创作经历发现,高更踏上塔希提岛寻找自己的“精神栖息地”,拾起塔希提已经缺失严重的土著文化
“瀛洲古调”是指发源于崇明岛上的琵琶曲。“瀛洲古调派琵琶”也称“崇明派琵琶”,它是“瀛洲古调”琵琶曲目以及演奏技法风格的总称。“瀛洲古调派琵琶”的起源可追溯到清朝
日本动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能够同美国动画相抗衡,成为世界动画传播的主导性力量,而其主题表现方面的特点则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尽管日本动画电影在发展初期仍具有低龄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