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面沉降与深部粘性土流变关系初探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地面沉降的两大因素分别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由于地壳表层土体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环境地质现象,严重时会成为地质灾害,是一种不可补偿的永久性环境和资源损失。地面沉降具有生成缓慢、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成因机制复杂和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位于关中平原中部的古都西安是我国地面沉降较严重的地区。西安地面沉降自上世纪50年代被发现以来一直处于发展过程中。而70年代至90年代末,由于对该地区承压水的超采使得地下水位下降急剧,从而加剧了该地区的地面沉降所带来的灾害。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对地下水管理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地下水开采量减小,大部分地区承压水位趋于稳定,部分地区出现回升。然而水位的回升并没有使地面沉降出现比较明显的恢复,有时候还出现比较大的地面沉降,一方面要归结于城市化发展工程建设建设相对密集使得该趋于地面沉降依然加剧,另一个方面是由于以粘性土为主的深部弱透水层的变形特性有关。   本文对西安地面沉降资料进行收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引起西安地面沉降各种原因,发现过量的抽取地下水引起该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在水位变化下土层的压缩是地面沉降的物质基础。   选择深部粘性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压固结试验,还原深部粘性土的应力环境,通过试验结果表面西安地面沉降区域深部粘性土的变形与应力水平、时间紧密相关,同时发现深部粘性土的变形主要以蠕变变形为主并且具有非线性。对深部粘性土在地面沉降中颗粒的运移规律,以及引起地面沉降的微观致灾机理有了初步的探讨。   地面沉降中弱透水层的变化相当于Terzaghi固结理论中的单面和双面排水,然而在Terzaghi固结理论中排水问题具有特殊性,本文改变了排水问题的初始和边界条件通过数学物理方程推导出常量条件下Terzaghi固结理论的排水问题。   对西安深部粘性土变形曲线进行分析,并用流变元件重新组合成新的模型来描述土体的变形特征,反演7个参数随着应力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本文对西安深部粘性土的微观机理、变形特性与地面沉降联系起来,发现地面沉降发育过程中深部粘性土所呈现的非线性的弹粘塑性变形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滑坡的发生具有分布广,发生频繁,产生条件复杂,作用因素众多,发生和发展机理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治理费用昂贵等特征。对广西灵峰(桂粤界)至八步公路项目K673+400段左侧滑坡
新疆H6井区克下组为受逆断裂切割的复杂断块的稠油油藏,其沉积环境属山麓洪积相,油层具有埋藏浅,厚度变化大,非均质性严重等特征。自2013年全面投产以来,克下组油藏采用蒸汽
罗家鼻状构造带沙河街组四段是发育在断陷湖盆缓坡带的砂砾岩沉积,具有沉积厚度大、分布面积广、断裂复杂、稠油资源丰富等特征。由于这种特殊储层成藏上主要受储层发育特征
群体动画是计算机动画的一个难点和热点,已广泛应用于游戏、训练系统、城市规划、军事模拟。但由于在群体动画模拟中,模型制作技术日趋复杂,角色模型之间的耦合要求不断提高,
学位
储层评价是油藏描述的重要内容,研究工作贯穿于整个油田勘探开发过程,对保障油田高效科学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研究内容涵盖宏观层面的沉积微相、砂体非均质性以及微观
核能是21世纪人类的主要能源之一,随之而来的大量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置以及核素在回填材料中的迁移行为研究是我们要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多孔介质污染物迁移动力学理论为基础
半轴是车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差速器与轮毂,将差速器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轮。半轴受力情况较复杂,除了承受发动机传递的扭矩外,还要承受车轮传来的力所引起的弯
锦33井区位于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南端锦13断层与鸳鸯沟断层两条断层挟持构造带西部。井区构造特征没落实,各次级断块开发情况及潜力现状不清。三维地震解释、测井、钻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