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连颗粒对ITP患者GATA-1、NF-E2转录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nqqw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普遍认为 ITP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病理免疫使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及血小板释放障碍。近年来,研究发现转录因子G ATA-1对巨核细胞的分化成熟起重要作用,而另一个转录因子NF-E2则作用于巨核细胞成熟的晚期和血小板生成阶段。有实验表明,丙种球蛋白使 GATA-1、NF-E2在 ITP患者巨核细胞上高表达促使血小板的生成增多。本实验通过检测服用仙连颗粒的 ITP患者巨核细胞上GATA-1、NF-E2的表达情况,研究其治疗 ITP的机理。   方法:①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 ITP患者54例,均于治疗前抽取骨髓 1.5ml-3.0ml进行检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7例,给予强的松片 1mg/kg/d和仙连颗粒剂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口服;对照组 27例,给予强的松片1mg/kg/d,分早晚两次口服,两组均待血小板恢复正常后,开始减量,均以两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两个疗程,疗程末再次抽取骨髓 1.5ml-3.0ml。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以及外周血象、骨髓象的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骨髓巨核细胞表达GATA-1、NF-E2的水平。③骨髓巨核细胞分离:将 1.5ml-3.0ml骨髓迅速注入改良PBS中,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出单个骨髓巨核细胞,制备巨核细胞涂片。④骨髓巨核细胞GATA-1和NF-E2检测:采用ABC法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GATA-1和NF-E2的阳性率和积分值。⑤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包 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和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①两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在紫斑出血、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神疲懒言、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外周血象中血小板,骨髓象中颗粒巨、产板巨的改善方面均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糖皮质激素应用后,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的 GATA-1、NF-E2 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两个疗程后,治疗组、对照组骨髓巨核细胞的 GATA-1、NF-E2 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进一步研究发现,仙连颗粒对血热妄行、阴虚血热的疗效优于气虚不摄型患者,以血热妄行最佳,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1.糖皮质激素促进GATA-1、NF-E2的表达,从而促进血小板生成;2.NF-E2随着GATA-1的升高而升高,NF-E2可能位于GATA-1下游;   3.仙连颗粒促进GATA-1、NF-E2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仙连颗粒升血小板平稳,且总有效率优于单用强的松片( P<0.01);   5.仙连颗粒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加快糖皮质激素的撤减速度;减轻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6.仙连颗粒适用于血热妄行、阴虚血热、气虚不摄三种证型,其疗效以血热妄行证最佳,其次为阴虚血热证,气虚不摄证欠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住院HSP患儿肾损伤的情况,并通过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分析,以了解我院住院HSP患儿出现肾损伤的比率,并分析腹痛、紫癜反复发作患儿用药后出现肾损伤的
  目的 目前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威胁之一,而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除了手术之外就是化疗,但目前很多化疗药物的靶向性不强,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
本研究以1995至2009年发表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为对象,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参考文献的专业性、学科之间的交融性等进行了分析,指出
目的:观察腰椎管狭窄症患病人群中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进一步研究其与腰椎管狭窄症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诊断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6年9月~
  目的:观察玉消汤(颗粒剂)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为该方药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66例符合本次
目的:以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信号通路为切入点,观察益肾解毒通络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
目的:  1.探讨河南省平顶山地区煤矿工人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并与现有高血压病中医证型比较,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证型,并做探讨。  2.探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