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茂铁-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电化学性质及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e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二茂铁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合成得到两种目标产物:(1)不对称桥联双二茂铁脲衍生物(化合物9,MeOOC-Fc-NH-CO-NH-Fc-CO-NI-I-(CH2)2-S-S-(CH2)2-NH2,产率为39.2%),(Fc代表二茂铁);(2)二茂铁-三肽(化合物12,Me-OOC-Fc-Arg-Pro-Gly-NHBoc,简称:Fc-RPG:产率为30.6%)。并以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核磁共振(NMR)、以及质谱(MS)等方法对合成中各步产物进行了表征。 由于二茂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目标产物之-(化合物9)的电子迁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二茂铁之间通过脲键传递电子,从而使两个二茂铁基团分别被氧化,两者氧化电位差△Eo0为181 mV,稳定常数Kc为1145。相对于对称的二茂铁脲△Eo0=140 mV,Kc=207,该不对称结构分子中两个二茂铁之间电子的相互作用增强。 此外,二茂铁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理)活性。本研究选择牛血清蛋白(BSA)和β-淀粉样肽(Ap)为研究对象。并利用三肽RPG可通过氢键与蛋白质(如BSA)结合的性质,采用电化学、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近生理条件下Fc-RPG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Fc-RPG与BSA间存在相互作用。反应结合位点数为1.21,结合常数为6.48×103L·mol-1。与电化学结果相比,荧光光谱法实验结果表明,Fc-RPG与BSA间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反应结合位点数为0.82,结合常数为5.18×103 L·mol-1。同时,通过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近生理条件下Fc-RPG与Ap的相互作用及形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Fc-RPG可以阻止Aβ形成纤维,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Fc-RPG可以阻止Aβ的沉积。
其他文献
  树木中的生长应力是影响木材成材和加工质量的重要力学问题。生长应力在树木生长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在树木被砍伐后释放,往往导致木材变形、开裂。本文简单分析了生长应力形
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两大焦点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瞩目:全球二氧化碳(CO2)浓度上升而带来的气候变暖和化石能源的过量消耗。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当前问题已是刻不容缓。通过太阳能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可以同时地解决上述的两个问题。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实用、廉价的半导体材料,以促进光催化还原CO2技术成为了当前社会最关心的热点课题之一。虽然经过半世纪的研究,半导体的研究、反应体系的完善和反应条件的优化等
塔设备是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等行业物质分离的一种重要的气液和液液传质设备。在痕量分离中,无论是对填料塔还是板式塔的开发,都存在结构复杂和生产成本高的缺点,所以研究
柱状树枝化聚合物是一种主链为线形聚合物,侧链为树枝化单元的新型聚合物。由于该聚合物具有多支化、外围多官能团和纳米尺寸的特点,其可以应用于催化剂载体、光电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目前该类聚合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者关注。本文采用大分子单体路线和新的氯化亚砜活化工艺首次合成了含大量溴甲基官能团端基、主链和侧链均为聚酰胺的功能化柱状树枝化聚酰胺。开展的工作如下:1、先用3, 5-二氨基苯甲酸与溴
微生物油脂及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功能和应用价值而被广泛关注,微生物油脂固体发酵产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玉米秸秆作为廉价固体基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