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材料,其概念在二十世纪中叶被科学界提出后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和深入发展。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微电子器件的迅猛发展,材料科学研究总的趋势是向精细、轻、薄、短小、微型多功能方向发展。而纳米材料所表现出的特异化学、机械、电子、磁学及光学性能正好可满足这一趋势,从而引起了众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同时也促使人们把研究工作的思路向超细颗粒研究方向调整。 本论文主要是研究研究并优化能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制备纳米氧化镁和氧化钴的方法,并对纳米氧化镁对不同细菌杀毒进行探讨。本论文共分以下四个章节。 第一章 前言 首先系统介绍了,纳米氧化物的应用范围和实际应用价值。进一步阐述了国内外制备纳米氧化物的方法和表征手段,最后论述了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表征 以羧酸(H2A·2H2O)为沉淀剂与MgCl2·6H2O为原料,经过大量实验条件探讨,成功的制备了粒度分布窄的纳米氧化镁粒子。并用TEM、XRD、FT-IR等测试手段,对纳米MgO的粒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00℃灼烧,得到的纳米MgO,粒径分布窄,分散性能良好,其平均粒径为15nm。同时对生成纳米MgO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解释。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用H2A·2H2O为沉淀剂制备纳米MgO,本方法得到的产物纯度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第三章 纳米氧化镁的杀菌研究 我们对纳米氧化镁的杀菌效果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产物纳米氧化镁进行了修饰,然后研究了不同修饰条件下纳米氧化镁的杀菌效果与抑菌能力。实验证明,在不同的修饰条件下,纳米氧化镁的杀菌功能有所不同,实验证明纳米氧化镁能有效杀或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六种常见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