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治理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基本国情,我们需要客观看待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所作所为。一方面,上市公司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转轨经济环境及其他种种原因使得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运行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些不足之处,若不在理论上加以深入探讨,在实践中对相关经验加以及时总结,将严重制约中国上市公司在市场经济改革中作用的进一步发挥。这就有必要在所有者缺位导致内部人控制等中国特色问题的前提下,全面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和审计委员会制度,这对改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具有现实意义。正是基于此点考虑,我把中国上市公司现实治理结构中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以期推进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研究。 本文共分六章展开探讨。第一章是审计委员会制度概论,主要阐述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基本内涵、演进历程和功能职责,以概括出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基本内涵;第二章主要从设置模式、成员资格等方面,对各国审计委员会制度进行了比较,并得出审计委员会制度由于不同法律体系背景而呈现不同运行特点的比较结论,主要为我国设立审计委员会制度提供“他山之石”;第三章通过对审计委员会制度设立的理论依据,及其与独立董事制度、内外部审计的关系研究,来探讨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其运行效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及其强化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的主要机理与方式,并认为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独立审计之间存在的协同关系,是审计委员会制度发挥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作用的主要方式;第四章分别从产权制度、法律环境、激励和约束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运行条件,并认为审计委员会运行条件的满足是审计委员会制度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第五章主要研究审计委员会制度的绩效评价问题,我们认为,对审计委员会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价,主要应从其对财务报告舞弊控制的角度着手,既要重视量的方面的评价,又要重视质的方面的定性界定;第六章作为本文研究的最终落脚点,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若干基本问题,通过对研究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确定,审计委员会机构的设置和工作的开展,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呼应,以及审计委员会建设需要解决的其他配套问题,来着重阐述我国上市公司在建设、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别从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历史演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变、不同模式、职责功能以及运行条件、绩效评价和具体建设等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设和运行问题;(2)以环境制约论为依据,全面提出了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运行条件,并且从产权制度、法律环境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运行条件进行阐述;(3)鉴于以往审计委员会的评价都侧重于定量指标分析,笔者分别从是否强化董事会、促进信息公开、有效监控内部人以及是否促进科学决策等方面,对审计委员会的运行绩效进行合理评价;(4)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凸显其在整合企业资源、增强企业认同感、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方面的作用,所以笔者提出了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应该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呼应的论断,并作了初步地探讨。(5)借助外力来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是经济监管者的战略性思维,外资并购能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推进包括审计委员会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创新,从而加速中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