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地重点高校“民考民”学生是指自小学到高中均用本民族语言,高考时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考到内地非民族类重点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在所在的大学全部用汉语授课,学习一门外语。本文以南开大学蒙古族“民考民”学生为个案,从学习及生活环境适应、自然环境适应、认知适应、情感适应、人际交往的适应以及民族认同等角度,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民考民”学生在内地重点高校的文化适应状况,并分析了“民考民”学生在内地重点高校文化适应与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民考民”学生的文化适应现状,针对其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本论文对帮助和促进“民考民”大学生在内地重点高校的文化适应以及顺利完成学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论文分为四部分内容。 前言: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核心概念的界定,相关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了“民考民”大学生在内地重点高校的文化适应现状。调查结果如下:1.在生活环境上,被调查者大部分适应良好,能很快适应。2.在学习上,被调查者的学业水平总体上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或较差两个层次。3.在人际关系上,刚入学时,大部分同学表示适应困难,但随着彼此之间了解的加深,在大二以后出现明显好转。但仍有同学至今还不能适应。4.在民族认同上,“民考民”同学虽然生活在异文化群体,但对自己本民族的情感亦然强烈。5.在对学校及专业的满意度上,大部分同学对学校是满意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主要原因主要是在招生的时候有专业限制。 第二章:依据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初步得出影响“民考民”大学生在内地重点高校文化适应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成绩。其中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心态、语言、入学前的学习环境、对专业的满意度。2.人际交往的适应。3.社会偏见。4.经济因素。 第三章:根据问卷和访谈的结果,针对其影响因素。分别从学校和学生两个角度探讨了帮助和促进“民考民”大学生在内地重点高校文化适应和学业成就的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