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pX的煤矿开采沉陷预计及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发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luo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煤矿区指导“三下”开采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开采经验已日趋完善成熟。但对特殊地质采矿条件下的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还很不充分。特别是在综采条件下快速开采综采放顶煤以及在深厚含水松散层(松散层厚150~600m,松散层厚占采深的60%~80%)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的研究。本系统是淮南矿业集团与安徽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基于MapX的煤矿测量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解决在综采条件下快速开采综采放顶煤以及在深厚含水松散层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的研究,用于开采沉陷预计及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处理和相关参数的求取。本人直接参加了该系统研发,并在此的基础上完成了论文的撰写。论文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研发过程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运用GIS平台(MapX)和数据库技术用于管理、分析和处理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测量信息;论述了概率积分法这个在上述地质采矿条件下用于开采沉陷预计多年来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而被广泛应用的预计方法,并结合最小二乘法进行开采沉陷预计的基本原理,用于煤矿地表移动观测站移动、预计参数的求取,任意形状工作面的移动变形预计及预计结果的可视化输出。论文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概率积分法下沉曲线在地表移动盆地边缘区收敛过快的缺陷,采用数学处理的方法进行边界修正,使盆地边缘区的预计下沉曲线更加平缓和符合实际,通过大量的实测曲线与预计曲线对比,证明了这一方法是有效的,它使预计曲线与实测曲线的拟合精度更高;在分析由于测量误差等因素导致所求地表移动参数误差的基础上,推导了所求参数误差的计算公式,为合理使用参数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空间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GIS的应用;作为国家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之一的DEM的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对于任意一个DEM项目,精度、效率和经济效益是首要考虑的三个
道路是人类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对森林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林间道路的数据采集对于车辆导航、火灾抢险、林业研究、地籍管理、GIS数据库更新等是必不可少的数据源
我国的车用燃料主要成分为催化裂化汽油,含有较多的芳香烃和烯烃组分。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汽油中烯烃和芳烃含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异构烷烃是汽油理想的调和组分,既能满足辛烷值的要求,又能满足环保法规的规定。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Pt/WO_3-ZrO_2催化剂的制备以及研究正庚烷异构化反应性能,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结合产物分布,探索了异构反应机理。首先研究了焙烧温度、WO_3含量、P123用
智能交通的应用,是GIS应用的重要方面,城市道路网络具有很强的空间特征,适合与GIS技术所具备的强大的空间数据操作、管理与分析能力相结合,同时由于交通本身的动态性、复杂性,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