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气液相界面处,由于传质导致的Marangoni对流往往能对气液传质过程产生增强作用,而当液相主体和气液相界面存在强烈运动时,Marangoni对流可能会被削弱或抑制。本文以气泡和降液膜为研究对象,对存在运动相界面的气液相间传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 Marangoni对流本身的流动模式和其对传质过程的影响。流体力学计算CFD模型通过建立VOF方法和Level Set方法耦合的多相流模型,消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气液相界面处,由于传质导致的Marangoni对流往往能对气液传质过程产生增强作用,而当液相主体和气液相界面存在强烈运动时,Marangoni对流可能会被削弱或抑制。本文以气泡和降液膜为研究对象,对存在运动相界面的气液相间传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 Marangoni对流本身的流动模式和其对传质过程的影响。流体力学计算CFD模型通过建立VOF方法和Level Set方法耦合的多相流模型,消除了虚假流动产生的误差;并依据CSF模型,采用UDS计算表面张力梯度,可直接得到Marangoni力的动量源项;通过建立完整的多组分相间传质传热模型,并采用UDF显式地对相界面进行了重构,可使相间传质过程中的质量和能量源项得以精确计算。在单气泡模型中,分别在有重力的条件和无重力的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无重力的条件下,定性的流线分布图和定量的浓度、速度和温度变化上都表明了 Marangoni对流的发生,但由于气泡体积很小,相变热不大,温度效应的影响可以忽视,并且Marangoni对流对整个传质过程的增强作用有限。气泡直径越大,Marangoni对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越长。在正常重力下,定性的结果和定量的结果中均未发现Marangoni对流的存在,但在逐渐减小重力时,可以在流线分布图上发现明显的Marangoni对流胞,并随着气泡的上升逐渐从尾部脱落。不同于无重力条件下的情况,在重力存在时,气泡直径越小,上升速度越小,越有利于Marangoni对流的发展。在微通道内降液膜模型中,计算对象为CO2-MEA反应吸收体系,在单通道内采用与文献实验一致的参数条件,气液以并流的方式进行传质。研究结果表明Marangoni对流会在沿液膜流动的截面上出现,在液膜中段处Marangoni对流强度最大,且随着液膜向下流动,对流胞存在向壁面附近迁移的倾向。随着MEA初始浓度的增大,Marangoni对流对传质的增强因子呈现先变大后减小的情况;当CO2初始体积分数为工业条件下的15%时,通过模拟计算获得了有利于Marangoni对流发展的最佳初始MEA浓度值。
其他文献
棕榈酰化修饰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一种,是可逆的蛋白质修饰,发生棕榈酰化修饰是指在蛋白质半胱氨酸侧链的巯基加上棕榈酰酸基团,棕榈酰化修饰对于蛋白质定位、相互作用和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棕榈酰化修饰是由一类蛋白质棕榈酰基转移酶催化的,因其活性中心含有保守的DHHC motif,因此也被称作DHHC酶家族。Caveolin1(CAV1)是Caveolae的重要结构蛋白。Caveolae是细胞质膜上的
单级自养脱氮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硝氮成为系统脱氮效能提升的瓶颈,并且系统不具备除磷能力。研究以低碳氮比高氮磷废水为研究对象,提出单级自养脱氮同步除磷技术。重点考察了曝气方式、温度、C/N、种源等对系统构建的影响,得出了单级自养脱氮同步除磷系统的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考察了DO、负荷和温度对系统处理效能的影响,得出其关键工况参数。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曝气方式、温度、C/N比对单级自养脱氮同步除磷系
Piscidin系列及其类似抗菌肽,是具有两亲性、带正电荷的海洋鱼类保守的线性短肽。我们选择的 Pc-pis、Piscidin、Piscidin1、Piscidin3 和 Hb26 等五个AMP,除了 Piscidin外,其余四个都具有抗肿瘤活性,是一种良好的抗肿瘤抗菌肽。为了研究其抗肿瘤机理及增强靶向性,利用配体/受体或单链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方式,我们构建靶向癌细胞的特异性的融合蛋白,对其原核
α杆状病毒存在两种不同的膜融合蛋白,Ⅰ型核多角体病毒的GP64蛋白和Ⅱ型核多角体病毒的F蛋白。GP64属于Class Ⅲ膜融合蛋白,而F被预测和多种人的RNA病毒膜融合蛋白相似,属于Class Ⅰ膜融合蛋白。从融合前亚稳三聚体转变为融合后稳定三聚体是Class Ⅰ病毒膜融合蛋白的特征之一。本论文聚焦属于Ⅱ型核多角体病毒的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single n
结核分枝杆菌位居全球十大死亡病因之列,虽然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全球的感染率次于结核分枝杆菌,但是由于其治疗方法与结核分枝杆菌不同,菌种鉴定方法的局限性和耐药率的逐年增加,导致其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因此,对分枝杆菌进行准确的菌种鉴定和耐药检测显得十分重要。此外,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是目前致病性最强和对化疗药物耐药性最强的快速生长分枝杆菌,近期研究表明该复合群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该复合群中的3个亚种对
自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严重事故的分析与缓解成了核能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各国研究人员对严重事故管理导则(Severe Accident Management Guidelines,简称 SAMGs)中现有的卸压和补水策略进行了大量的验证工作。而全厂断电叠加小破口冷却剂丧失等复合型超设计基准事故的现象更为复杂,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模拟和验证。另一方面,严重事故
负载调度是并行系统高效、可靠运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可分负载这一特殊但应用广泛的数据类型入手,结合并行处理概念,研究在任意网络中的多源可分负载调度问题。通过网络实现节点间通信,共享网络中所有节点的计算资源,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负载处理。虽然可分负荷调度问题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大部分提出的方法只能在少数特定的网络拓扑中得到该问题的最优解。本文基于可分负载理论的最优性原理提出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目的]已有研究报道人心脏c-Kit+细胞的外泌体有血管生成或细胞保护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缓激肽(Bradykinin,BK)可以促进人心脏c-Kit+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但是缓激肽是否对人心脏c-Kit+细胞的外泌体有调控作用未见报道。本课题旨在研究缓激肽诱导的人心脏c-Kit+细胞外泌体对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方法]收集缓激肽处理和未处理的人心脏c-Kit+细胞培养基,检测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体现在住宅热湿环境营造方面,可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对温湿度敏感性增强,尤其是对于空气湿度的关注提升;二是对健康的追求,包含住宅新风系统和污染物过滤排除系统;三是趋向于选择暗装、多功能集合的热湿处理设备。相比于传统房间空调器,地板辐射供冷供暖末端在节能、舒适、美观方面优势明显,在长江流域地区应用广泛,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辐射末端存在一些弊端:响应慢、不能承担潜热负荷、新风量不足、夏季存在
固态电解质作为全固态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全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在诸多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中,Li7La3Zr2O12(LLZO)材料在离子电导率和稳定性的提升以及合成工艺的控制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具有重大研究意义。本课题以四方相LLZO为研究对象,运用密度泛函(DFT)对不同掺杂模型进行电子结构、锂离子迁移计算,理论上筛选得到性能较好的材料,再通过实验探究LLZO材料的不同制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