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在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甚至达到了20%。然而中国经济的腾飞却是以环境为代价的。中国经济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资源投入高,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后果是资源消耗的增加和环境压力加大。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引起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由此产生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严重冲突。中国的环境已经不堪重负并严重影响了将来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有13亿人口的中国要想实现2020年经济总量增长四倍的宏伟目标唯一的选择,就是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此背景下我写下这篇论文,分析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与此紧密联系的中国环保政策。我的论题是环境保护不会限制经济增长,反而能促进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构成了该论题及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因此本篇论文的目的是重点阐述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证明环境保护对经济是有意义的。论文的出发点是经济和生态环境并不是对立体,而是可以调和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互依存。经济增长带来环境破坏和代价,环境保护能确保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从长远来看,经济增长不能与环境对立,因为生态环境是社会必需的生存基础。经济不能无限制的增长,而是有其界限的。环保政策所起的作用就是协调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以确保继续的发展。在此意义上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在中国得到了认可和应用。中国的环境状态令人堪忧:空气质量差,酸雨,水资源无法饮用,日益增加的垃圾得不到处理,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能源消耗高并且使用率低等等。资源和能源的短缺变得越来越明显和严重,并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瓶颈。为解决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环保政策,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及其有效的贯彻执行。另外必须调动和促进中国公众的广泛参与。中国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保护生态环境及加强环境教育方面发挥了日益重大的作用。幸运的是中国政府在此期间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过去的几年中国的环境政策有重大的转变。中国政府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制定了改善环境状态及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出版发行了环保白皮书并引进实施了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比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实行绿色国民生产总值核算等。中国全社会呼吁节约能源。循环经济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生态效率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计算绿色国民生产总值,政府官员不能再将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放在首要地位,而是必须同时重视环境保护。这些都提供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信号。通过引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必需转变观念,即经济增长不仅拥有绝对的优势,而是与环境保护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政府官员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而且应关注和加强环境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