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环保政策: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imi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在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甚至达到了20%。然而中国经济的腾飞却是以环境为代价的。中国经济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资源投入高,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后果是资源消耗的增加和环境压力加大。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引起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由此产生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严重冲突。中国的环境已经不堪重负并严重影响了将来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有13亿人口的中国要想实现2020年经济总量增长四倍的宏伟目标唯一的选择,就是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此背景下我写下这篇论文,分析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与此紧密联系的中国环保政策。我的论题是环境保护不会限制经济增长,反而能促进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构成了该论题及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因此本篇论文的目的是重点阐述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证明环境保护对经济是有意义的。论文的出发点是经济和生态环境并不是对立体,而是可以调和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互依存。经济增长带来环境破坏和代价,环境保护能确保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从长远来看,经济增长不能与环境对立,因为生态环境是社会必需的生存基础。经济不能无限制的增长,而是有其界限的。环保政策所起的作用就是协调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以确保继续的发展。在此意义上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在中国得到了认可和应用。中国的环境状态令人堪忧:空气质量差,酸雨,水资源无法饮用,日益增加的垃圾得不到处理,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能源消耗高并且使用率低等等。资源和能源的短缺变得越来越明显和严重,并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瓶颈。为解决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环保政策,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及其有效的贯彻执行。另外必须调动和促进中国公众的广泛参与。中国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保护生态环境及加强环境教育方面发挥了日益重大的作用。幸运的是中国政府在此期间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过去的几年中国的环境政策有重大的转变。中国政府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制定了改善环境状态及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出版发行了环保白皮书并引进实施了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比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实行绿色国民生产总值核算等。中国全社会呼吁节约能源。循环经济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生态效率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计算绿色国民生产总值,政府官员不能再将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放在首要地位,而是必须同时重视环境保护。这些都提供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信号。通过引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必需转变观念,即经济增长不仅拥有绝对的优势,而是与环境保护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政府官员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而且应关注和加强环境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长期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一氧化碳(CO)与烯烃共聚制备聚酮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聚酮材料独特的光降解性能和丰富的原料来源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CO与苯乙烯及其衍生物共聚是聚酮合成领域的一项
元代是版图空前广大、对外交流也十分活跃的一个朝代,其与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往来也是较为频繁。在双方各方面的相互交流中,药物交流是其中一个显著的方面。元朝与东南亚间的药物
最宽泛的意义上的转移支付可以指某一国民经济主体(政府、企业、居民)之间不以取得商品或劳务作为补偿的支出,无偿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本文所研究的政府间转移支付,特指上级政
作为特种设备,锅炉及其各受压元件在长周期的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受到高温高压的水汽作用,以及承受高温火焰和烟尘的冲刷等,易造成其受压元件的变形、过烧、磨损以及泄漏等,给锅炉的
知识体系是课程研究的核心内容。一门成熟的课程必须有与之相应的知识体系的支撑,否则课程将失去依托,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语文教育界的前辈们就
认知、评估和防范转型期的城市重大火灾风险是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具有重大社会现实意义。但是,在我国消防安全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中,如何科学、宏观地认识转型期的城市区域重大
本文通对发电企业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及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发电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和经济运行能力作为衡量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并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关税壁垒和配额、许可证等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实施越来越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绿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绿色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各式各样的旅行社也犹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旅行社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尤其是我国入世以来,面对外来旅游企业的加入,旅游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