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经济高效、应用广泛的能源运输方式,城市埋地管道对国民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各地地铁建设的推进,基于效率与经济性等因素的考虑,采用钻爆法开发地下空间为当前最优隧道掘进方式,但施工产生的爆破震动势必会对邻近埋地管线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引发灾害事故。所以,分析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管土动力响应机制,研究爆破作业邻近埋地管道的受震特性,对利用钻爆法开挖城市地铁隧道背景下的埋地管道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爆破地震效应的产生过程,认为除工程安全控制中主要参考的管道振动峰值速度外,埋地管道的安全评价还应包括管道振动频率、爆破振动持续时间等因素,并利用量纲分析为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给出了考虑时间和频率作用的修正形式。将管道视为薄壳圆柱体,定义管道在动载作用下的塑性破坏准则,总结管土动力响应特性分析方法,结合PECK公式预测管线因地表沉降产生的纵向位移。通过ANSYS/LS-DYNA动力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基于管道和隧道的两种相对布置状态(平行、垂直)研究埋地管道的受震特性,提出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管道薄弱部位。结论认为爆破作业下的邻近埋地管道易在顶部和底部遭受破坏,在侧面的远端易产生较大振动速度,实际工程中应对管道的顶部、底部以及侧面最远端布置监测点并做出重点保护措施。同时,根据所建立数值模型可以直观了解地下爆破作业对管土结构的动态影响过程。最后,总结埋地管道因爆破震动过大产生破坏的各类事故原因并建立事故树进行分析,为工程安全建设提出合理建议。